-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棘中怒放的玫瑰
荆棘中怒放的玫瑰
摘 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艾米莉
中国论文网 /9/view-7233846.htm
关键词:荆棘;玫瑰;《呼啸山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66-03
一、引言
艾米莉1818-1848)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没有创作出成千上万的小说作品,唯独发表于1847年的《呼啸山庄》是她流芳在世的杰作,虽然在刚问世之时几乎无人问津,受到很少人的关注。但后来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呼啸山庄》具有主题模糊,叙述技巧特别,意象颇具哥特风格,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等一系列特征,世界上众多的评论家和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它。一些学者从社会背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级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些学者从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技巧和所使用的语言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女性批评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艾米莉烘托作用,这一切都表明作者深刻关注自然和女性命运。这恰巧和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主题相一致。故一些学者从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其实,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人物形象刻画本身就渗透着很强的女性意识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然而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对《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解读的很罕见。此文则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解构凯瑟琳在人生历程中的形象特征来挖掘小说中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运用的生态女性主义要素,揭示作品中所体现的很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思想内涵。
二、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尼在1974年首次提出,代表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的结合体。其主要观点是:一直以来“在男权中心主义的视野中”自然的地位类似于女性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两者相互隐喻:尽管自然与女性都因孕育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以二元对立为思维模式的男权社会中,自然和女性都是被压迫的对象[1]。有压迫就得反抗,就得争取平等,就得建立和谐。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倡导建立一个两性和谐、物种平等、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社会[2]。其理论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3]。
《呼啸山庄》的作者以超前的女性意识形象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二元对立”和“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反映出她对父权制统治及压迫的批判,也说明了对自然,女性的关怀,指明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题和关注的焦点,蕴含着吩咐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呼啸山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具有双重性格特征,一方面她不受“父权制”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家庭家长的约束,有着叛逆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她又和众人一样,遵循着自然规律,大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向往的爱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解构她的人物形象特征,多处渗透着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作者很强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下面从女性与自然的生存状态,女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女性在自然中抗争三个方面解读《呼啸山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一)带刺的玫瑰――女性与自然的生存状态
生活在荒原上的凯瑟琳具有一点野性,不受礼仪,规矩的约束,沉浸在自己理想的儿童王国里,每天她都淘气、纠缠不休,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他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趁着别人不留意的时候,总喜欢捉弄人。家里的管家,仆人都知道她的秉性,可又那她没办法。就连爱他的父亲也无奈地问她“难道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姑娘吗?”这样的问题,而她的回答“难道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男人吗?”让父亲无可奈何,可见她的淘气让人到了几乎无法忍受的地步。可是他可爱的小脸和甜甜的微笑又透着儿童的稚气。淘气与可爱是天下儿童共有的特性,凯瑟琳也不例外,处于童年时期的她依然不失童真的本性。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尊崇自然生存状态。自然规律神圣不可侵犯,她的淘气,她的可爱是小孩子生存的自然状态。这说明作者无形之中想要表的生态思想就是要推崇万物的自然状态,遵循自然规律。
童年时期的凯瑟琳不仅顽皮、淘气,而且脾气也很古怪。父亲从外地回来,她想要的礼物不是一般女孩子想要的糖果、洋娃娃、毛绒玩具或漂亮的新衣服而是马鞭。马鞭,众所周知,本是一种骑马的辅助工具,用它来驱使马匹按照驾驭者的意愿完成各种行为动作。但它给人的意识形态就是权利和控制力,童年时期的凯瑟琳就喜欢发号施令,喜欢控制别人,连和父亲捡来的弃儿希斯克厉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