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绪论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级杂交稻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亩产700kg,在2000年就实现了。 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到2005年,亩产要800kg,这个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了。 现在我们要2006年到2010年实现900kg 再下一个就是1000公斤了。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当选者。 超级水 稻之父 (2)提高民众的营养和健康水平: 含有胡罗卜素的“金大米”; 含减低胆固醇蛋白基因的“降胆固醇大米”; 含积累铁蛋白基因的“防贫血大米”; 含有肝炎疫苗基因的水稻; (3)提高食品的耐存性:番茄 (4)开发多种有利于健康的保健品:免疫乳、低聚糖、酶解牛乳、鱼肉等。 2.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1)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微生态制剂、生长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加快生长。改善肉品的质量。 (2)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培育抗病性、抗虫性和抗除草剂品种。 (3)节约资源,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利用酶技术降解废弃物。 留给我们的思考 1、生态灾难 转基因生物大规模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有基因扩散、生长失控、危害其他生物、物种异化和产生病毒等。 2、未来的阴影 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例如,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有些影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 谢 谢! * 不能忘记的人 F Sanger W Gilbert 桑格(英国化学家)最早测定胰岛素的氨基酸顺序获得1958年诺贝尔化奖。22年后,他因测定了一种噬菌体的一级结构获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吉尔伯特在DNA测序领域,因其卓越的工作获得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能忘记的人 Paul Berg 伯格(美国生物化学家)通过把两个不同来源的DNA连结在一起并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学功能,证明了完全可以在体外对基因进行操作。他作为“重组DNA技术之父”于1980年获诺贝尔化奖。 不能忘记的人 Kary B Mullis 1985年穆利斯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和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获得了革命性发展。 该产业形成后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此意义上,就连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在1996年都说过:“生物科技就象电脑软件一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的确,生物科技在目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医药、食品、农业、环境保护、特用化学品行业。 已经有155种药品和疫苗被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出现基因工程植物——基因重组木瓜、番茄、玉米、大豆等。 在食品方面,利用发酵工艺技术生产乳酸菌、灵芝、冬虫夏草等健康食品。 可以说,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借助生物技术来解决,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已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蛋白质工程 二、生物技术的构成 (一)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能按人类需要,把遗传物质DNA分子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剪切、拼接重组形成新的DNA分子。再将导入某种细胞活生物体中,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得到表达,以达到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目的的技术。 基因克隆操作 基因操作的基本过程 分、切、连、转、筛5步。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目 的:定向改变遗传物质或获得新的基因产物。 2、基因工程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3号染色体由中国测定,有1445307 个碱基。从1999年9月开始,不到一年完成。其中包括与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有关的基因。 6国科学家组成的国家人类基因组 中心主要研究比例 美国:WASH&MIT等7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54%。 英国:SANGER一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33%。 日本:RIKEN等两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7%。 法国:GENOSCOPE研究中心,贡献率为2.8%。 德国:IMB等3家研究中心,贡献率为2.2%。 中国:北京华大研究中心、国家南北方基因研究 中心等三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