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2.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白居易诗四首 目标学法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思想。 2.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思想内容,了解新乐府运动。 3.体会白居易诗歌高超的艺术性。 认识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歌成就:诗歌3000多首。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呤》十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的诗歌。是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元白”)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诗的分类: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②常用对比手法。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轻肥 花非花 杜陵叟 问刘十九 轻肥 解题 写作背景 鉴赏诗歌 轻肥出自《论语·雍也》章,“乘肥马,衣轻裘。”意思是说坐的是高头大马拉着的车辆,穿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袍。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轻肥》诗的题目就是指的诗中那些驾着马车、招摇过市的宦官们的豪华奢侈生活。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阅读诗歌,思考 诗歌写了几个对象?描写了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象 宦官 百姓 感情 勾勒场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表达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句段赏析 (1)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品评: 开头四句,绘声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以至于此?从而引出下面一句的解释,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怎能不骄?怎能不奢? (2)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品评 :此两句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勾勒出一幅畸形的现实社会,反映了中唐时期宦官当道,朝政腐败的现象。讽刺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作者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同情。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花非花 《花非花》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诗意的? 《花非花》这首诗主要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为传达这种诗意,诗人使用博喻的修辞手法,一连串的比喻环环紧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虽未指出本体,但用似花、似雾、如梦、似朝云的连续比喻,含蓄地作了说明。 博喻手法 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花非花,雾非雾”,给人一种难以说清、捉摸不定之感,虽否定,却有着一个肯定的比喻:如花似雾。 “夜半来,天明去”,乍一看以为是记梦,但下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可见又不是记梦了,“梦”在这里也是一比。 “去似朝云无觅处”,以“来”、“去”关联,生发出两个新的比喻。“夜半来”者是春梦,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天明去”如朝霞,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这样使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 骄 奢 满 照 皆 夸 如云 食物 溢 罗 擘 脍切 人吃人 宦官行乐图 江南旱灾图 对比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 第1课时《长江三峡》.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专题之一:《肖邦故园》课件之一.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专题之三:《拿来主义》课件.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 第2课时《长江三峡》.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1课时(肖邦故园》.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1课 时《祖国山川颂》.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2课时《 祖国山川颂》.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2课时(肖邦故园》.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6-7课第1课时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ppt
- 语文苏教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6-7课第2课时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