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导论-改.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傅晓英 医 患 沟 通 (导 论) * 可不听-非专业-不排除有用 可不记-非考试-不排除实战 可不信-非正确-不排除真话 第一节 不可或缺的医患沟通 * 第二节 古往今来的医患沟通 * 社会发展定规则:主仆社会、文明社会、改革社会 角色的文化差异:君臣官民、卖家买家、教师学生、家长孩子、医生患者 经济利益的博弈:圣明与利益、技术与利益、效益与利益 变与不变的人性:人性不变、追求不变、社会变化、随境而迁 医患沟通的社会烙印 医患沟通的文化烙印 医患沟通的人性烙印 医患沟通的经济烙印 * 第二节 中西内外的医患沟通 医学大家的医训:中医大家+西医大家:提倡关爱注重人(心理)=医技帮助 现代医学的教育:逐渐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医学生基本能力 西方社会的架构:技术互动法规化、医患关系自主化、经济利益保险化 我国医患的窘迫:狭义医患关系-医患沟通、广义医患关系-社会治理 医训 堪忧 教育 架构 * 综上所述 医患有沟-需要通-医患沟通学(课) * 第三节 医患沟通课的学科地位 基础:美国85%的医学院校第一学年开始对医学生讲授医患沟通课程 始终:学科有限,沟通无限。道可顿悟,事须渐修。贯穿医事始终 隐性:学科表面,依附于心。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避免花言巧语-真心 辅助:学科技巧,增色技术。上德无为而以为也,避免雕虫小技-真本事 * 第四节 医患沟通课的学科目的 狭义目的:小-医患双赢、低-避免纠纷 广义目的:大-社科双赢、高-减少冲突 * 第五节 医患沟通课的学科内容 医患沟通基础和原理:人文、伦理、心理、法律;沟通障碍分析, 医患沟通的个人技能:言语沟通和非言语(神情、衣着、行为、环境、书面)沟通技能 医患沟通的制度构建:社会(政府、媒体)、医院(制度、环境、文化、平台)、科室、个人 各专科医患沟通特点:内外妇儿产、全科中医肿瘤整形五官老年精神康复、医技、药学 医疗纠纷后医患沟通:定义、分类、防范、处理、案例 * 封建时代,御医们地位很特殊,有时皇帝对他们敬重几分,有时皇帝生杀予夺: 唐代大将徐世勣(李世勣-李勣)有病,御医说“龙须灰可治”,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胡须拔下来当药用。 扁鹊见蔡桓公(齐桓公) 曹操与华佗 变革时代或文明时代:为人民服务? 公民利益双赢?真实社会?虚伪社会?义务?需求? 人性决定服务质量和沟通方式:本然人性(善、庸、恶);雕琢人性(主动型=讨好型、指导型=自我型、理智型……) 利益决定服务内涵和沟通习惯:双方博弈(医患)=或欺骗或双赢;三方(医政患)-制约各取所需 医患沟通的社会烙印-臣民?人民?公民? 平衡与否 相互制约 限制程度 * 生物医学模式(主次):医生为主导、医学为主线、病人是服从、忽略人的背景 文化差异:调入广州的挫败:饮食-粥粉、语言-吃饭、心理-中医、习俗-煲汤或忌讳 文化背景:老人、回族、糖尿病、久病病重、胰岛素、原料、拒绝、出院 社会、心理和生物医学模式:寻找同感、理解意图、解释病情、合理取舍 文化认同:55年、万隆、《祝英》、16页、周恩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心理同感:黄帝曰: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歧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医患沟通的文化烙印-主次?同感? * 经济浪潮之前:医生主导行医和制定方案-有良心没耐心、有专业少沟通、效率低-看病难 经济浪潮之初:秩序混乱-庸医当道、假药横行、医方趋利、患方迷茫-看病乱 经济浪潮之中:医方和患方共同成长(智慧或狡黠)、信任和诉求改变-看病贵 经济浪潮之殇:医疗纠纷频发、医疗法规出台、媒体失真、监管失声-沟通难 经济浪潮之矛:医保全面覆盖、大医院云集、社区和民营医疗待提高-医患关系白热化 医患沟通的经济烙印-潘多拉、双刃剑 ?11912? * 人格多面: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一附属风湿免疫科、患者持利刃行凶致一死三伤。 内蒙人、17岁、强柱多年;3岁、父母离、父服刑、爷癌症、住院抗免 疫后TB、被转院。 “听话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家庭不幸、疾病痛苦、教育欠缺?理解欠缺?解释欠缺?偏执扭曲?命运捉弄? 视角迥异:温医附二院、网络、病人医生对手术缝合、止痛泵、红包的理解各执一词 片面误导:2岁、肛门红疹、4分钱处方、媒体:开便宜药=好医生、难找; 扑尔敏:一代、 抑制H1受体特异性差、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幼儿敏感、幼儿慎用 推波助澜:吸引眼球或搞噱头、先天巨结肠、造瘘=对因?对症=开塞露 有失公允:药价居高的真实原因?医闹时要求私了!医疗改革?革医生的命! 恶性循环:社会改革(副作用)-自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