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塘小棚早期养殖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doc

土塘小棚早期养殖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塘小棚早期养殖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

土塘、小棚早期养殖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1) 新昌庆丰生物 安消酶 土塘、小棚早期养殖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1) 黄爵 一、苗浮于水面上其中两种现象 1、有些人说,他们放苗一般都是三四天才下去,这也是因为他们苗前消毒等工作没做好。 进水消毒时使用过量的消毒剂、硫酸铜、敌百虫等,多会出现放苗时,苗延长下底的时间,或一塘水在放苗前倒过多次藻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常的水体放苗的话,一般是半个小时就看不到苗了若是放苗一到四天前,那苗都在水的上层,或是水面上漂,严重的还会出现跳塘的现象。那这就是因为水体毒性还比较大,苗无法到水底下去,仅能呆在上层及水面,因为上层水的溶解氧相对高,高的溶氧可以氧化水体中一些有毒物质,使其毒性变小,而底层水因其溶氧相对低,有毒物质浓度相对高。这一来,是傻子都懂得应呆在哪了。 出现这情况,主要是增加溶氧和解毒,可以适量的泼些VC和离子钙。泼VC,是因为这种不适水体,虾苗肯定有些应激处于紧张姿态,补充VC,可以起到镇静舒缓的作用。而泼离子钙,是因为若是因重金属浓度相对高的话,加入一些离子钙,可以与重金属发生置换等化学反应,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削减毒性。 2、捕食而逗留于水面 我就曾遇到过这么的一种情况,那就是早期水体不适,后来通过解毒等解决了,两天后,一同事打电话对我说很多棚里的苗又上到水面上来了,我当时愣了一下,心里感到很是纳闷的,因为一般而言,经解毒等操作下去的苗,仅要不再有其他多余的操作的,比如再下什么东西或加水的话,苗一般是不会再上来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也是带着困惑与一丝不安到了棚里。到那粗一看,眼神一敛,视野里能看到二十几条的虾在水面上漂着游动,还有不少的虾在水上中层流动,初看时,像极了水体不适而起来的苗,但毕竟我感觉不太可能,于是我趴了下来,留意的观察,当看到一条虾的肠道极为饱满,可谓是真正的一条线,这时,心里可谓是大定了,又观察其他虾苗,肠道都非常的好。这个时候,心已完全的放了下来,因为,仅要虾的肠道没问题,那就意味着啥事都没有(除非是急性中毒,或是意外损伤,才会出现肠道饱满而死虾,不然,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 既然虾没事,那我自然要找出为什么好好的虾会在水面上游,会不会是因为捕食呢。毕竟,在高位池里,若虾要吃水面上的泥皮时,会转过身子来,十脚朝天,抱着食物啃。而不是像这虾苗像病虾在水面开飞机的样子。 于是,我就趴在水面上,眼睛离水仅有十公分左右,撅着个屁股,若是有人看到俺这姿势的话,肯定会笑死的。 观察了十来秒的时候,发现有一只虾苗在游得好好的情况下,突然做出怪异的动作,很快又恢复正常的泳姿,我一下就意识到那是捕食动作,于是转视线转移到水面上时,仔细一看,看到水面上有些小型的枝角类在游动,而且有不少在水的中上层,这一来,就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虾出现在这些水层。 而且,为什么会是过两天虾苗才出现在水面上呢,我是这样想的,而且它应也是切合实际的。我觉得主要是一开始它还没习惯于捕食浮游动物,虽然说那些苗在虾苗场的时候,也有吃丰年虫,但,相对来讲,虾苗池仅有16个平方左右,而里面放了百多两百万的苗,每个苗所占的水体体积很小,丰年虫一泼下去的时候,等于直接泼到嘴边,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嘴的生活,至于对捕食能力,就没有多大的锻炼到。 所以,那些苗放到虾塘里时,一开始的一两天还不适应自已捕食。过两天,在饥饿的驱动下,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如何去捕食。这就很容易的说明了之前我所遇到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在虫多的地方,虾就会很多,而虫稀少的地方,虾也相应的少了很多。 二、塘中各种虫类的情况 一些土塘里,极容易繁殖浮游动物。一般进水一个星期左右,就会自我繁殖起来,有些可能是水源带进来的,也可能是塘底里休眠的虫卵遇水后,就如同久旱逢甘露般都冒头了。不同的虫源繁殖起来的虫也各有所不同。像我所观察到的,好多个塘里占优势种群的种类都不一样。 不过,我对浮游生物的了解还非常的浅薄,好多虫名都叫不出来。在海南学习海水鱼苗时,接触的都是轮虫和枝角类,这些虫子都是定向培育,轮虫等很多的品名我倒是可以叫得出来。 可现所接触的很多浮游生物,以前都没接触过,而这类的图谱书又没带在身边,所以想确切的说学名,还真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仅能是略为说一下。 塘里的虫类若是繁殖过多,会出现好几种可能的现象: 1、水吃清了。这种,还算是最好的结果吧,水虽然吃清了,但虫类还没死,对水质的影响不大。 2、水变得乳白或米黄,这有两种可能: (1)虫子大量的繁殖,多到吓人的,我用看虾苗的网框刮个一米距离的水,就刮到三四两。若是夜里用手电简一照的话,十来秒就能叠起虫墙来。有时,虫真的多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2)虫死了,本来水中的虫还很多,一夜之间就差不多都死光了,这个时候再观察时,就很难发现虫,水体的透明度也变得很低,一般在五到十厘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