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章换热器ppt.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换热器ppt.ppt

第九章 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 适于高温气体热量的回收或冷却。 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3.间壁式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隔开,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壁面传递给冷流体。 如各种管式、板式结构的换热器。 ①管式换热器 主要包括:蛇管,套管、列管式换热器; ②板式换热器 主要包括:平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传热效果较好,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使用经验成熟,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管板、管束、管箱、折流板、接管、壳体、封头等部分组成。 换热管固定在管板上形成一组管束,管束外套有圆筒形薄壳,即壳体。进行热交换时,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成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束与壳体的空隙中流动,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管板与壳体焊接为一体,结构简单紧凑,壳体直径相同时,排管数最多。 适用于壳体流程清洁, 不易结垢的场合。同时要求壳体壁温与管子壁温之差不得大于50℃。当壳体与管子温差大时应在壳体上加温度补偿装置——膨胀节。 一端管板固定,另一管板可浮动(浮头)。 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管束可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不会产生热应力。可用于温差较大的两种介质的换热。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高,浮头处的泄漏不易发现;排管数少。 是浮头式的改型结构,把原置于壳体内部的浮头移出壳体,并采用填料函密封。 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弯成U形,管箱分程。结构简单,造价低。无温差应力 缺点:管内清洗困难,排管数少。 适用于壳程流体易结垢,或壳体壁温与管壁温之差较大的场合,但要求管程流体较清洁,不易结垢。 管径:传热管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就越大,设备就越紧凑,但制造麻烦。洁净的流体可取小管径;我国列管式换热器标准中采用Φ19×2mm、Φ25×2mm、Φ25×2.5mm等规格。 管长:推荐管长有1.0,1.5,2.0,2.5,3.0,4.5,6.0,7.5,9.0,12.0m,其中以3m和6m最为普遍。 管子材料:根据设计压力、温度、介质腐蚀等选择,有10 、 20、20g、1Cr18Ni9Ti、Cu等。对于低压、高温、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器可选用石墨、聚四氟乙烯。 管板与管子的连接有胀接、焊接和胀焊结合三种形式。 要求:①良好的气密性;②足够的结合力。 (1)胀接 1) 原理:用胀管器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产生弹性变形,取去胀管器后,利用管板孔弹性收缩产生的残余应力箍紧管子。 2)适用范围: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300℃。外径d<14mm。 采用拉杆固定,常用的拉杆形式: a.采用点焊结构,适用于换热管外径≤14mm的管束 。 为防止壳程进口处流体直接冲击换热管, 在壳程物料进口处设置防冲挡板。 若壳程介质是蒸汽,可采用扩大管以起缓冲作用。 排液的换热器应在壳程的最高、最低点,分别设置排气、排液接管。 6.膨胀节 膨胀节依靠易变形的挠性构件对管子与壳体的热膨胀差进行补偿,以此来降低壳体与管子间的温差应力。 1)波形膨胀节(U型膨胀节) 2)平板膨胀节 3) ?形膨胀节 4)夹壳膨胀节 优点:结构简单,能耐高压,传热面积易于增减; 缺点:设备结构不紧凑,金属耗用量大,一般用于换热量不大的场合。 主要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常设置在室外空气流通处。 Fl\换热器动画\喷淋式换热器.swf 它是在管的表面上加装一定形式的翅片,主要用于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 每块板的4个角上有圆孔,其中一对圆孔和板间相通,而另外一对圆孔通过加装垫片和板内相隔,在相邻板上错开以分别形成两流体通道,从而使两流体交错地流过板片两侧通过板片进行换热。 板式换热器流程组合 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特点 优点:①总传热系数高。 ②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可达到 250~1000m2/m3。 ③操作灵活性大。因具有可拆结构,根据生产需要通过调节板数增减传热面积,检修和清洗方便。 ④两流体严格成逆流,传热推动力大。 缺点:允许的操作压强和温度低。 它是由两张互相平行的薄金属板,卷制成同心的螺旋形通道。 在其中央设置隔板将两通道隔开,两板间焊有定距柱以维持通道间距,螺旋板两侧焊有盖板和接管。两流体分别在两通道内流动,通过螺旋板进行换热。 Fl\换热器动画\螺旋板式换热器.swf 螺旋板换热器的特点 优点:①总传热系数高; ②不易结垢和堵塞; ③能利用低温热源; ④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可达到 150~ 500m2/m3。 缺点:操作压强不能超过2MPa,操作温度在300~400℃以下,另外因整个换热器焊为一体,一旦损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