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小阅读”解题思路: 解答“小阅读”的基本思路: 泛读全文→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 简称:读→审→找→比。 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出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 综观2014年高考试卷,我们发现,命题者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设置在十大“雷区”,只要充分了解这些“雷区”的特点,巧妙避开它们,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 雷区一:部分与整体 排雷法:关注关于事物范围的关键词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一些等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普遍、几乎、大体上、基本、除……以外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雷区二:已然与未然 排雷法: 关注选项和有效信息中关于时态的关键词。 如:已经、成为、了、过、曾经; 正在、在、着; 将要、即将、将来; 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雷区三:原因与结果 排雷法: 关注选项和有效信息中关于因果关系的关键词。 如:因此、因而、以致、使得、由于、 从而、 因此……的原因是、因为…所以等 雷区四: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观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排雷计:关注陈述对象 尤其注意代词 雷区五:时光交错(先期与后期) 关注事时间、朝代等 【对应文段】其实,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 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 G 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 G 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题目选项]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 蛋白信号通路。 雷区六:或然与未然 关注: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大概、差不多等表判断的词语 雷区七:客观与夸大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雷区八:主要与次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雷区九:肯定与否定 关注肯定、否定词 【对应文段】对位信息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题目选项]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雷区十、有据与凭空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在原文找到依据。B、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中观点。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上海卷第2题)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词语(概念)的理解常常设错在“偷换概念”或“扩大范围”“缩小范围”“答非所问”等等上。 句子的理解常常设错在“正误倒置”或“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答非所问”上。 要特别注意“答非所问” 和“无中生有” 筛选题的解题思路的关键是 看准“区别点” 推断题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逻辑错误 以偏概全 过于绝对 过度推断 、夸大其词 词语理解身旁找, 句子理解局部找, 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