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中医临床证型和用药规律的分析.docVIP

痴呆中医临床证型和用药规律的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文献研究 痴呆的中医临床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司富春1,陈瑞2,韩颖3 1.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河南中医学院201l级硕士研究生,3.河南中医 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郑州,河南,450046 【摘要】目的:对近3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痴呆文献,通过频数分 布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总结各药物、证型 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以及对药物的聚类分析,找出中医治疗痴呆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运 用SPSSl8.0统计软件频数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文献中的症状、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 分析和归类,总结出痴呆的证型、主要症状,分析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得出痴呆证候、治法 和方药。结果:共得出42个证型,肝肾阴虚、痰蒙清窍、髓海不足、瘀血内阻、气滞血瘀、脾 肾阳虚、痰瘀互结、心肝火旺、气虚血瘀、肾精不足、心脾两虚、痰火内扰为常见证型:得出 4类症状聚类证型:肝肾阴虚、痰蒙清窍型,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型,髓海不足、肾精不足型, 痰瘀互结、心脾两虚型;证候病机以实性为主,占70.6%,主要为瘀血、痰浊、火热、气滞、 肝郁、风邪;病位主要涉及肾、肝、脑、脾、心;共得成方方剂14类,以补益剂、理血剂、祛 痰剂、清热剂为主,自拟方多以补肾益精,化痰祛瘀为主;共得中药225味,累计频次2397次, 药物主要归经为肝、肾、心、脾、胃: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聚类方,适用于气滞血瘀、肝 肾血瘀;痰瘀互结、瘀血内结;肝肾阴虚、痰蒙清窍:髓海不足、肾精不足等证型的痴呆病。 结论:中医对痴呆的证候要素、辨证分型、遗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 提供参考。 【关键词】痴呆;中医;证型分析;方药分析 痴呆是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 典型症状有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分为以下几类。 (1)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弥漫性脑萎缩。(2)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多发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白质变性(宾斯万格病)。(3)其他原因痴呆:脑肿瘤、外伤、脑炎、中毒性脑病 等。老年性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最为多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 吸烟等可能是二者共同的成因…。痴呆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老年性痴呆 症在我国患病率为2%~5%,。目前每年新发病约1%,高龄老人可达10%~20%犯3。目前,该 病因早期诊断困难,有效药物缺乏,预后不佳等原因仍是目前的一大医疗难题。本文根据中医 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治疗痴呆的临床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痴呆”、“中医”为关键词检索1979年i月~2012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49 第六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收录的中医诊治肥胖的文献,共检索出相关文献800篇,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42篇。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文献中含有证型名称和完整方药者;单方和验方也一并统计,综述性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证型名称和方药不完整的不予录用口1。 1.2.2证型统计:证型名称和分类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H3 证型标准。 1.2.3方剂统计:一个证型附一首以上方剂者,按数方统计;如果是基本方含有加减用药者, 仍按一方统计;方剂名称和分类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啼1标准。 1.2.4药物整理:方剂组成及其加减药物均予统计:中成药所含药物不明或不完整者未予录入; 中药名称、功能分类和归经均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m1和《中药 大辞典》盯1所载标准整理;若一味药数种归经者,按数种归经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l8.0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暗1和聚类分析阳3的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证型频数统计结果:从近30年的文献中依据上述标准筛选出142篇,整理后到42个证型。 单个证型累计频数986次,其中肝肾阴虚、痰蒙清窍、髓海不足、瘀血内阻、气滞血瘀、脾肾 阳虚、痰瘀互结、心肝火旺、气虚血瘀、肾精不足、心脾两虚、痰火内扰为常见证型,频数都 在20以上,累计频率达90.8%。结果见表1. 表l证型频数分布 证型 肝肾阴虚 痰蒙清窍 髓海不足 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 脾肾阳虚 痰瘀互结 心肝火旺 气虚血瘀 肾精不足 心脾两虚  频数 69 67 62 55 46 45 44 38 36 34 31  比例(%) 4.09 3.97 3.67 3.26 2.72 2.66 2.61 2.25 2.13 2.01 1.84  证型 肾气虚 脾气虚 气滞痰阻 肝郁气滞 肝郁火旺 肝郁血虚 心

文档评论(0)

hy23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