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案例彩选编(2税务检查篇)讲述.ppt

税收执法案例彩选编(2税务检查篇)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编 税务检查 事后取得证据没有法律效力 [基本案情]:2003年1月4日,某县国税局接到群众来信,称该镇陈某从事塑料加工销售业务,却从来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证和缴纳任何税款。税务机关对陈某进行询问,陈某称自2001年11月~2002年12月底,自己在家中雇佣工人从事塑料加工销售业务,销售额累计达32.8万元,已经领取了营业执照,但没有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证和缴纳税款。于是税务机关对其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责令陈某补缴税款8400元。陈某如数缴纳了税款8400元及滞纳金。2003年1月9日,税务机关派员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拟对陈某处以罚款8400元。陈某因事外出未归,其妻拒绝接收税务文书,税务人员只好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留置于陈某家中离去。1月13日税务机关下达《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陈某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税款的行为处以罚款8400元。陈某以税务机关认定的情况与事实不符且没有告知听证、陈述申辩的权利,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开庭审理之前,税务机关对与陈某有经营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调查取证,形成了书面材料,还找到陈某所在村委会的史某、王某证明税务机关已经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告知了有关事项。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税务机关提供的证据不能认定为合法有效的证据,判决撤销税务机关的罚款决定。 [争议焦点]:本案的焦点集中在证据取得的时间是否合法有效。也就是说,在陈某提起行政诉讼之后,税务机关通过调查取得的证据有没有法律效力。 [法理分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审查的客体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单方面依据职权所作出的,与管理相对人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只有在查明管理相对人的违法事实、情节、性质之后,行政机关才能作出相应的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先取证,后裁决”。 事后取得证据没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和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本案中,税务机关的做法的错漏之处有两点:一是在调查陈某税收违法事实时,仅仅凭本人的叙述就认定情节,没有取得相应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显然是不够的。二是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时,没有告知其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听证权。《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可见,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利是构成行政处罚决定的要件。 本案中税务机关虽然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可陈某在诉讼过程中一口咬定没有收到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在陈某不在现场、其妻拒绝接收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没有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及时邀请基层组织有关人员到场,并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证明,而是事后请人证明,违反了“先取证,后裁决”的行政程序原则,所以不能被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的证据。 此案提醒税务机关,执法人员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注意收集和保存有关证据,坚决不能“临时抱佛脚”,事后补证,否则会因为提供的证据不合法而败诉。 该行为构成“偷税罪”吗? [基本案情]:个体户万某2001年11月以帐外经营方式偷税4050元,被税务机关处以3000元的罚款。2004年1月万某又被查出因虚假申报收入少缴税款2930元,被税务机关处以2000元的罚款。2004年8月,万某再次被税务机关查出偷税3000元。 [焦点问题]:万某如此偷税,能否以偷税罪论处呢? [法理分析]:根据《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但是对于两次偷税的间隔时间多长、再次偷税的金额等,《刑法》第201条并没有加以明确。 2002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3号)第4条则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两年内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以偷税罪定罪处罚。” 本案中,万某因两次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时间分别在2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