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性骨病治疗和护理
肾性骨病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 广义的肾性骨病指因各种肾脏疾病引发的骨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伴发的软骨病,肾病综合征时发生的骨病等; 狭义的骨病则仅指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并发症-CRF相关的代谢性骨病。 分 型 根据骨组织转运的动力学变化,依骨的组织学改变特点,将肾性骨病其分为 高转运型、 低转运型 混合型三种。 肾性骨病的治疗原则: ①维持正常血钙、磷水平或尽可能接近正常; ②避免继续发生甲旁亢、甲状旁腺增生和转移性钙化,减少PTH分泌,纠正1,25(OH)2D3的缺乏; ③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如铝和氟化物),减少铝在骨的沉积; ④恢复正常的骨矿化,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⑤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方案的实施要根据肾功能的分期、iPTH水平和肾性骨病的类型进行规范化的分阶段治疗(附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监测iPTH水平的变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避免和治疗铝负荷过多,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进展,防止和减少骨外钙化及无动力性肾性骨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附表 不同肾功能分期肾性骨病的防治策略 肾性骨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饮食治疗 食物中广泛存在磷,尤其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虾、蛋、奶和奶制品、肉类、家禽,谷物、豆类、软饮料等中也含较多磷。正常成人每天摄入磷1.0~1.8 g,与蛋白的摄入量平行,因此低蛋白饮食是减少磷摄入的主要方法。极低蛋白饮食[0.3g/(kg·d)]加α-酮酸治疗可将每天磷摄入限制在3~5mg/(kg·d),且不发生营养不良,可以明显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当血磷或血iPTH水平升高到大于慢性肾脏病各期的正常目标范围时,饮食中磷的摄入应800 mg/d(根据每天蛋白质需要量调整)。开始限磷后每周要监测血清磷水平。慢性肾脏病5期低血钙的患者适当给予高钙饮食有利于钙的补充,限制高镁饮食可避免发生软组织钙化。 肾性骨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药物治疗 磷结合剂 存在以下情况应开始使用磷结合剂:①已严格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仍不能控制血磷;②虽经严格限磷控制血磷,但影响其他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③血磷水平不高,但血iPTH水平偏高。 磷结合剂 种类: ①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等; ②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常用有:a. 司维拉姆(Sevelamer HCl,商品名Renagel):是一种含阳离子的多聚烯丙胺,不含钙和铝,不增加钙负荷,很少引起高钙血症,口服不被胃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可结合肠道中饮食中的磷,b. 碳酸镧(lanthanum Carbonate):组织吸收少,毒性小,临床试验证实降低血磷效果明显。c.含铁磷结合剂:如葡萄聚糖铁、麦芽糖铁、枸橼酸铵铁、右旋糖苷铁等,既可补铁,又可结合磷,降血磷效果好,对血钙、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无多大影响,可有效降低血磷,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药物。 d. 含铝的磷结合剂:如氢氧化铝、硫糖铝。但长期使用常引起铝蓄积,造成骨骼和神经系统损害,故仅用于上述两种磷结合剂治疗无效或少数有反应的患者。用于经上述治疗及充分透析后仍有严重的高血磷者(2.26 mmo1/L或7 mg/dl),只能短期(3~4周)应用,以后改为其他磷结合剂,同时要增加透析频率。 含钙制剂 患者血清总钙校正水平2.1 mmol/L且伴有以下情况时可用含钙制剂以提高血清钙:有低钙血症的症状例如感觉异常、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手足搐搦和(或)癫痫发作;或血iPTH的水平高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目标范围。但高磷血症者,口服大量钙剂可使钙磷乘积增加,有导致软组织钙化的风险,应在血磷1.78 mmol/L(5.5 mg/dl)时补钙为宜。 含钙制剂 临床应用的钙剂有碳酸钙、醋酸钙、枸櫞酸钙、葡萄糖钙和乳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价廉、最理想宜首先选用。他无味、易于耐受、含元素钙高,能纠正酸中毒,并结合肠道中的磷由粪便排出,可在每次餐中服用(1~6 g/d)。 活性维生素D 应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和iPTH水平,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iPTH、钙、磷水平和钙磷乘积(Ca×P)等,调整药物剂量。目前临床应用的活性维生素D制剂有1,25-(OH) 2D3(骨化三醇)和1α-羟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等。 钙敏感受体 (CaR)激动剂(calcimimetics) 增强甲状旁腺上的CaR对细胞外钙的敏感度,从而在血清钙稍低于正常水平时可使受体活化,对CaR产生变构激活作用。CaR激动剂可以快速有效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iPTH水平,同时不升高血钙和血磷水平,甚至能降低钙磷乘积。 维生素D衍生物 这类药物保留了骨化三醇结构中与VDR结合的A环,仅对其D环和侧链上的羟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替换,使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影响生物效应。部分通过VDR介导作用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