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的问题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周边近距离桩基础房屋的保护 认真吸取上海倒房事故的教训,特别注意深厚软土地 区小口径管桩基础楼房的稳定。 1、防止认识误区:桩基础房屋对支护结构不产生超 载,因此支护设计时不予重视。 2、重点在于限制侧壁软土侧移。在基坑与建筑物之 间设置封闭隔离带,坑底被动区加固更为有利。 3、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前后压力差,不得在 建筑物后方堆置土方或其它重物。 地下水控制 1、有关过渡层(交互层)问题 2、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过渡层突涌计算 目前存在分歧: 以A-A作为承压水含水层顶板,突涌 以B-B作为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不突涌 初步意见:不能一概而论,应视过渡层的具体情况而定。 从大突涌到小突涌到不突涌也是过渡的。过渡层是 否突涌还与所处深度有关,在深度大,承受水头差 大的情况下,突涌也是很严重的。 过渡层的隔渗 粘性土 交互层 砂层 隔渗帷幕 即使在管井降水条件下,过渡层水头下降也有滞后现象,仍有可能发生侧壁管涌或坑底突涌。 要疏干过渡层中的水相当困难。 设置可靠的侧壁帷幕是目前推荐的办法。帷幕底原则上应穿过交互层。 经验表明,高喷帷幕多不可靠,提倡采用多头深搅,或SMW工法。 基坑支护设计中的降水计算 一、总抽水量估算 二、单井抽水量及井数 三、全部或部分降水井同时启动后水头下降等值线计算 四、全部或部分降水井同时启动后引起周边地面沉降等值线计算 Δsw=MsΣσwi Δhi Esi n i=1 Ms=M1×M2 (介于0.15至0.81之间) M1:与土类有关的系数 对于一般粘性土M1=0.3~0.5 对于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M1=0.5~0.7 对于淤泥、淤泥质土M1=0.7~0.9 M2:与降水维持时间有关的系数 维持时间在三个月以内时M2=0.5~0.7;超过三个月M2=0.7~0.9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 某工程降水后周边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1、地面沉降不一定离坑边愈远愈小,与土层特性有关 2、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范围远大于支护结构变形影响的范围 3、地面沉降与降水延续时间有关 4、地面沉降究竟是由于排水固结还是侧壁水土流失引起的至今有不同看法 开挖方式与施工顺序 一、全面开挖顺作 二、盆形开挖,周边留土 中间顺作,周边逆作 三、逆作 盆形开挖与逆作法施工示意 在基坑面积大,不便于设置内支撑的情况下,可采用中心岛法施工,可顺作、逆作,或部分逆作。支护设计应适应各种不同开挖方式。 勘察资料方面的问题 1、分层偏于粗略 勘察资料偏重地基基础,针对基坑支护考虑欠周。 对浅部土层的分层 与评价均偏于粗略,即使某土层分布范围很大,厚度很大,也作为一层提 供唯一的综合统计参数,忽略局部变化,而往往这种局部变化正是边坡破 坏点。建议勘察报告按基坑工程要求细分浅部土层;如果不细分,则按一 定变化幅度提供强度参数,并论述土质空间变化的趋势。 2、评价偏于保守 勘察评价偏于保守,审查时一般也不过问。与开挖有关土层强度指标偏 低,可能给支护设计带来重大影响。应如实评价岩土层。 3、对岩层的勘察评价远不能满足基坑支护设计要求 缺少岩层产状、结构面(节理、裂隙)的资料,缺少对岩土界面的分析 论述。涉及基岩时应收集场地地质构造资料,尽可能反映岩层产状、节理 裂隙分布情况,提供岩土界面倾斜方向的地质剖面,对潜在的最不利界面 加以分析。 工程实例(1) 填土 淤泥 淤泥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夹粉土 粉砂 粉细砂 1.7m 0.5m 1.5m 11.2m 3.8m 1.2m ≈19m 汉口某基坑工程: 一、设4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17~19m,局部接近20m。 二、处于深厚软土地带,整个侧壁基本都是淤泥或淤泥质土。 三、坑底已经揭露承压水含水层。 四、周边环境复杂,必须确保环境安全。 工程实例(2) 基坑平面 一期工程 二期工程 工程实例(2) 设计难点: 一、竖向支护选择:连续墙价格高,排桩刚度不足,变形难以控制。 二、为控制变形,必须设置内支撑。若设置三道内支撑,施工较为方便,但难以控制变形;若设置四道内支撑,对变形控制较有利,但增加施工难度。 三、坑内软土厚度大,不利于土方开挖作业,开挖过程中容易对支护设施、降水管井造成损害。 四、地下水控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五面隔渗、封降结合,或者仅侧壁落底帷幕隔渗,辅以坑内降水。两种方法不仅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施工难度也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