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各具有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所以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局部是能补偿的 。 如光合作用,光不足,增加co2补足 天人合一! * 膜果麻黄(moguo mahuang) * 第四节、生态因子作用 的一般规律 1.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3.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4、生境(habitat):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 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光、温度、湿度 2.主导因子作用: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光合作用,光是主要因子,温度和co2是次要因子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环境中的地形因子,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而其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的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 4.阶段性作用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 每当秋季来临时,成熟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地由西太平洋北部鄂霍茨克海洄游进入黑龙江乌苏里江 ,来到它们原来的繁殖场地产卵。由于长途艰辛,加之产卵,体力耗尽,完成了繁衍后代任务后不久即死去。受精卵经过一冬的低温培育,到第二年春天孵出仔鱼,约30天后卵黄囊消失,幼鱼重又踏上长途旅程,随江河进入大海去生长。 * 1、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性因子 。 ①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该生物的限制因子。 ②当某一因子不能满足生物一生或某一发展阶段的生存需要时,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③在繁殖期,最容易阻挠和限制生物繁殖的因子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 2、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德国化学家Baron Justus Liebig李比希认为:每一种植物都需 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并阐明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Liebig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这一概念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 E.P.Odum奥德姆 (1973)建议对Liebig定律做两点补充: 1)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才适用; 2)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一个生态因子,由于伴随的其他因子不同,对生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提高可得到部分补偿,使光合作用强度有所提高。因而最低因子并不是绝对的。 * 3、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该定律把最低量因子和最高量因子相结合,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称做限制因子。 生物的耐性限度会因发育时期、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生长旺盛时,会提高对一些因子的耐性限度;不利因子影响时,也会降低对其他因子的耐性限度 * 生物的耐性限度是可以改变的,因为生物对环境的缓慢变化有一定的调整适应能力,甚至能逐渐适应于极端环境。 * 种 群 数 量 数量很低 种群消失 种群消失 数量很低 数量最高 不能耐受区 生理受抑制 生理受抑制 不能耐受区 最适区 环境梯度 高 低 耐受性下限 耐受性上限 生物种的耐受性限度图解(仿Smith,1980) * * *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 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 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 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植物保持一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 * 1)气态水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