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一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题立意一研讨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犹太人有一则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解读材料首先要读懂两张纸条的句子含意。 第一张纸条上写“我是一粒尘埃”,“尘埃”喻指微小的、弱小的、微不足道的人∕事∕物。此句侧重于对“自我”的认知,即认识到自我的渺小。 第二张纸条上写“世界为我而造”,此句侧重于“我”与世界的关系,可理解为世界以“我”为中心,“我”处于世界的核心位置,“我”能主宰世界,世界因“我”而存在,世界因“我”而更精彩,“我”很重要,等等。 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句子“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意指“我”需要用这两张纸条的内容在成功时警醒自己,在失落时勉励自己。 整则材料的内容与含意都指向“对自我的认识”, 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二、角度分析 1、从第一张纸条立意,写认识到自我的渺小,发表自我个体在芸芸众生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的感慨,要求自己以谦卑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 2、从第二张纸条立意,写认识到自我的重要,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作用,从而说明自己的自信与伟大。 3、结合两张纸条的内容来立意,写“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以为是”,或“人需要自信,更需要谦卑和敬畏”,或“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人在历史长河中虽是渺小的,却可以创造人类伟大的事业”,等等。;三、关于是否符合题意的特别说明 1、考生能从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起,围绕着“对自我的认识”写作,文章能体现“认识”的过程、结果、意义,即可判为符合题意。 2、考生如果写到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品格,或所做出的行动,必须要以“认识自我”为前提,即所写品格精神、行动表现都是认识自我的结果,才可判为符合题意;如果仅写了某人做了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品格精神(如乐观、向上、谦虚、自信、激励、鼓励、创造等),未涉及对自我的认识,则是扩大了原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判为基本符合题意。 3、考生如果以原材料的某个词语或其意义为主要内容展开写作,比如“尘埃”“世界”“小与大”等,判为基本符合题意。 4、写作内容完全与原材料无关,则判为偏离题意。; 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基础等级的要求,第一条就是“符 合题意”,要求考生对试题包含的要素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审题”和“立意”。高考作文要写好, 首先就必须审好题,立好意。审题和立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 系到基础等级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和发展等级中 的“深刻”“有创意”等要求能否在文中得以体现,也直接关 系到评卷老师判分的高低。; 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历来重视审题立意,多年来一直强调审 题立意的重要性。评卷组认为:只有审题准确了,写出来的作 文才能“切合题意”;而只要达到了“切合题意”这一内容档 次,作文便可至少达到二等的评分标准。一位资深老师提醒广 大考生,在 60 分钟(或 50 分钟)的作文时间里,必须花大约 15 分钟来审题,才能确保把材料看仔细,审好题,立好意。这话 是很有道理的。; 下面,分别就高考作文中常见的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和 话题作文谈谈怎样才能准确审题、正确立意的问题。; 由于题目已经给出,命题作文不需要劳神“自拟题目”, 但也正因如此,命题作文的审题就变得分外重要。题目没有审 好,容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 明确题目的“题眼”。怎样确定“题眼”?一般来说,如果题 目是偏正短语,其中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往往最能体现题目的特 殊要求,它们大多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动宾性短语,其中的 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们往往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 主谓短语,其中的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们也就是题 眼。审题时一定要学会“咬文嚼字”,特别注意题目中的词语 所包含的范围和限制(包括时间限制、人物限制、数量限制、修 饰性限制、关系限制等),用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 行文的始终都紧扣题旨,突出中心。;下面,我们对按题目语法结构划分的几种命题作文类型作;(2)短语式命题作文的审题;态等等,皆可用“与”来关联。再分析题目提供的三则材料: 它们分别涵盖古今中外,给考生以诸多提示。“材料一”提示 的是亲人间忧与爱的交织,“材料二”表面上提示的是生灵对 环境的忧与爱,本质上是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 “材料三”提示的忧与爱,则超越了种族、国界和故土,带有 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经过这样的思索,立意和选材都会比较 容易了。;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