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6kb
PAGE
PAGE 14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
六朝文專題研究第二學期專題報告
題目:
六朝志怪小說初探
指導老師:林登順教授
研 究 生:王儷樺
學號:六朝志怪小說初探
王儷樺
摘要:六朝志怪小說初探先志怪小說溯源,再分析六朝志怪小說產生的背景,說明六朝志怪小說的種類,介紹六朝志怪小說的有名作品,探析六朝志怪小說的特色,最後提出六朝志怪小說的價值。
關鍵詞:六朝 志怪 小說
壹、志怪小說溯源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 「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大道)亦遠矣。」這裡指的「小說」是無關大道的淺薄瑣碎的言論。與文學體裁的「小說」並不同。東漢桓譚《新論》﹕「小說家合殘叢小語,近取譬喻,以作短書,修身理家,有可觀之辭。」指出它的性質和作用,肯定小說是一種著作。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說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小說家者流,蓋出於裨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之所造也。」把「小說家」列在諸子十家中的第十家,是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虛構。這是已近於小說的概念。
志者,記也;志怪,就是記述神奇怪異之事。「志怪」一詞,首見於《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這是最早將「志怪」一詞用來說明一本書的性質的。《晉書》卷七十五提到祖台之「撰志怪,書行於世」,《隋書.經籍志》除了著錄祖台之的《志怪》二卷,還另外錄了孔氏的《志怪》四卷,這兩部書可能是最早將「志怪」用為書名的。這二部名為《志怪》的志怪小說皆已亡佚,魯迅的《古小說勾沉》輯錄了前書十五篇,後書十篇。然而,將「志怪」一詞用於小說分類者,乃明代胡應麟,其《少室山房筆叢》卷二八將小說分為六類: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辨訂、箴規。從胡氏之分類可知其心目中的「小說」乃延續班固《漢書.藝文志》以下之傳統觀念,即認為小說乃是一些道聽途說的街談巷議、殘叢小語,而「志怪」則介於錄異與創作之間。胡氏在「志怪」類下列《搜神(記)》、《述異(記)》二書,正是六朝 小說之代表作。
六朝志怪小說溯源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遠古時代:
「神話」、「傳說」如山海經、穆天子傳等書內,包含豐富的神話傳說和山川博物等事蹟,被後世人認為是中國志怪小說的起源。
二、春秋戰國:
用「寓言」(將哲理簡明化,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地講述出來,達到形象化的效果)表達思想。寓言最多的乃是《莊子》,其次則為《韓非子》、《呂氏春秋》和《戰國策》。
三、秦漢:
「方士小說」如《封禪方說》、《待詔臣饒心術》、《待詔臣安成未央術》、《臣壽周紀》、《虞初周說》、《百家》。。這些以封禪、養生醫巫、厭祝之術為內容,方士所作的作品在漢代被學者當作小說來看待、正是因為其品流雜亂,所述皆機祥小術,往往荒誕無稽,與閭巷傳聞、道聽塗說並無不同,所以被列入小說家。這時期的神話、寓言、史傳、野史傳說、宗教故事等以神、史合一,以人、事為主,雜史雜縳方式,多為記錄民間流傳的故事,形成志人、志怪兩大類的端倪。
現在之所謂六朝小說,我們所依據的只是從《新唐書藝文志》、《四庫書目》的判定,有許多六朝小說當時並不被視為小說。例如《漢武故事》,《西京雜記》,《搜神記》,《續齊諧記》等,直至劉癲的《唐書經籍志》,還屬於史部起居注和雜傳類裏的。那時還相信神仙和鬼神,並不以為虛造,所以所記雖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卻都是史的一類。
貳、六朝志怪小說產生的背景
志怪小說之出現與發展除了承接先秦神話及寓言,亦有本身之時代背景。《中國小說史略》謂:「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訖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王國良謂:「志怪小說是在六朝長期的黑暗歲月離亂社會中,隨著頹廢厭世思想的滋長,陰陽術數之說的流行,神仙長生欲望的追求,佛道輪廻報應觀念的傳播,域外珍奇物品的輸入等外在條件的推動,再加上文士勤奮寫作,爭奇鬥異的情況下,而達到空前興盛的局面。」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產生的背景可為以下:
一、社會動亂、政治黑暗
? 自東漢末年至南北朝結束,前後約四百年。中國長期處於動亂之中,政爭迭起、戰事連年,人民不是被屠殺,就是因天災、瘟疫疾病而死。即使暫時沒有戰亂、災荒、苛稅和徭役,也一樣讓百姓無法生存。人民處如此絕境,魏晉南北朝的權貴揮霍著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人民無法忍受壓榨,憎惡動盪、黑暗的社會,希望擺脫悲慘的處境,渴望追求自由幸福。透過小說故事,迂迴曲折地反映對生活理想和勝利的願望。這類小說故事,有的是從兩漢流傳下來的舊傳說,經過當時人民的充實或改造,增強了現實性;有的是魏晉人民的被文人採輯、加工民間傳說的新創作。這些豐富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內容。
?二、佛道思想,求仙煉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