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docVIP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近几年来,许多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创设了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情境中探究知识。但是,我们也经常遗憾地看到,有些问题情境流于形式,思考性不强,可探索的空间不大;有些情境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浪费了教学的时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情境只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浅谈创设有效情境中常见的四种误区与对策。 一、情境缺乏典???性 【案例】“倒数的认识” 这一课的导入采用了“回文诗”的形式 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你们行吗? 师:老师先来说一句“春眠不觉晓”。 生:齐说“处处闻啼鸟”。 师:真厉害。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齐“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 生:没有反应。 师:不行了吧。看答案,“居然天上客”。 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 生:有些开始答“寺隐云游僧”。 师:人中柳如是。 生:是如柳中人。 ……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有没有呢? 【思考】案例中的情境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也感觉富有情趣,我们甚至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味道。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回文诗”与“倒数”真的有本质的相通之处吗?进一步而言,倒数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数乘积为1”,而分子与分母互相调换只不过是求一个数倒数的具体方法的描述;“回文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着实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味”、“情趣味”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案例中教师表现出教者对情境的趣味性过于关注,不可避免地带有“去”数学的行为倾向。显然,情境创设中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趣味性是不可取的。同时,“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对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情境要有典型性,能够以一当十;对情境的包装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情境创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要直逼学习内容的“数学内核”。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在一种“爬坡”的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情境要促进主动建构,其内在含义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生成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贴近学生思维实际启发学生提出富有关键性的、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去探究、去解决。 二、情境缺乏探索性 【案例】圆的周长。 教师用课件在屏幕上演示:直径为1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 师:从刚才的演示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 生2:圆的直径为1分米,圆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 生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再来看直径为2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直径为3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演示,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考】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三次用圆板滚动的动态的情境,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然而他们没有猜想,没有验证,他们只是作为教师预设教案的忠实的观众、听众,他们只能从属于教师的活动而不能实现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又怎能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又怎能相信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在一开始,让学生先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测量几个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实践者,尽管这样做会比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可能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对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