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里走单骑之路线图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千里走单骑之路线图
关羽斩颜良、文丑之后,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便封金挂印,带着两位嫂嫂离开许昌去找刘备,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这一段最为读者熟稔。
按,《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操擒获,官渡战役初期替曹操出战,解曹军白马之围;闻知刘备在袁绍军中,旋而“奔先主于袁军”。小说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就是从“奔先主于袁军”这句话演绎而来。
按小说第二十七回描述,关羽离开许昌,先后经过五处关隘,即:东岭关―洛阳―沂水关―荥阳―滑州黄河渡口。其中第一处东岭关是虚构的地名,自无可考,但下一站洛阳在许昌西北,由此可知关羽大致朝西北方向行进。可是到了洛阳之后,其路线陡然向东偏北而去,因为第三处沂水关,亦即汜水关,在成皋附近。从成皋到荥阳,再到滑州渡口,一直奔东北方向。
这里有两点须作辨析:其一,沂水关一名无稽查考,嘉靖本与清初大魁堂本均作此名,一些通行版本亦常作汜水关。沂水,无论作为地名或是河道,都在徐州东莞郡、琅邪国,与关羽走单骑的路线不符。在嘉靖本中,这沂水关也是诸镇讨伐董卓的主战场,而毛本写讨卓时则作汜水关。汜水入河处在成皋之东,处洛阳与荥阳之间,由此可断,沂水关应是汜水关的讹写。按,《水经注》卷五:“汜水又北迳虎牢城。”故汜水关又名虎牢关。但小说分明写成两个地方,如:董卓让李?唷⒐?汜把住汜水关,自己带李儒、吕布等去守虎牢关。其二,滑州是一个不确切的地名,这里大概是指东郡或白马县。滑州乃隋代所置,三国时为东郡,治所在白马县。东郡境内黄河渡口不止白马津一处,延津也是一处重要渡口。小说交代含混,不能断定关羽渡河是在哪一处。
总之,关羽带着甘、糜二夫人走了一个近似“”形的路线。这让许多读者很疑惑,甚至感觉“诡异”,为什么关羽要如此迂回行进?互联网上讨论此事的帖子很多,一种比较集中的意见认为,《三国演义》是袭用宋元说话人设计的路线,其原本起点不是许昌,而是长安。如,百度贴吧有网名“擎天柱小哥”的一个帖子:
他为何要兜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给我们留下这段可谓史上最牛的“兜圈运动”呢?罗贯中将西安灞桥“搬”到了许昌。这并非罗贯中的地理失误。罗贯中虽然没有实地考察这段路线,但在关羽辞别曹操寻找兄长的情节上,他还是沿用了早期说书人的说法,并将之略作改动,才造成如此的局面。
实际上,早期的说书人,并没有弄清楚关羽辞别曹操时,曹操已经定许昌为都,他们还以为曹操仍在长安。所以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里,仍将关羽辞曹的地点定为长安,并按照长安城外的灞陵桥,虚构了“灞陵挑袍”这样一个故事情节。
灞陵桥本为灞桥,在今西安市东灞水之上,汉唐人常常在此折柳送别,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说,故为后人所熟知。说书人将灞桥虚构入关羽辞曹情节,原本自然。
这样,按照说书人的故事,关羽便从长安出发,一路东行,过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完全正常,并没有任何地理上的绕圈失误。很显然,罗贯中折服于说书人“灞陵挑袍”的精彩故事,将之完整保留,但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却发现关羽从长安出发,是一个明显的低级失误,因而就按照历史,将关羽辞曹的起点从长安改为许昌。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罗贯中虽然改变了出发地点,却无法改变关羽的出行路线,所以他仍然保留了洛阳、汜水关、黄河渡口,并在洛阳之前虚构了个东岭关。而灞陵桥,也只好从长安搬迁到许昌,成为这次莫名其妙的“兜圈运动”的起点。
网上的帖子很难说是原创还是转帖,但相同或相似的观点很多,不另举述。
从地图上看,如果是从长安出发,关羽的路线就没有大的转折。这种说法自有依据。的确,在元无名氏《三国志平话》中,曹操并未移驾许都,董卓死后献帝仍在长安。关羽降了曹操,便跟着去了长安。所以,关羽离别之日就有灞桥挑袍的情节。
《平话》凡上中下三卷,关羽千里独行一节出现在卷中。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其曰:“令人收拾军程鞍马,请二嫂上车,出长安,西北进发。”问题是“西北进发”,那岂不是奔凉州而去?大方向就反了。也许,说书人缺乏地理常识,以致东西不辨。这《平话》确实叙述混乱,文字粗鄙亦多错舛,恰如胡士莹先生所说“书中人名地名,亦触处皆谬”。再说,他朝西北方向走,具体方位也不对。灞桥是在长安东边,《三辅黄图》卷六:“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说的究竟是不是长安,倒也让人疑惑。
或许压根就是说书人随口乱喷。不过,说书人嘴里的长安,是否只能坐实为历史地名之长安,却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以汉唐帝都闻名的长安,在历代诗文中一再被人吟咏,实际上往往说的不是长安那座都城,而是用作帝京的符号和代称。如,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4.5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培优篇)专项练习1-【挑战满分】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复习精选精练(人教版).pdf VIP
-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和急救处理原则.pptx VIP
- 违法建设查处培训.pptx
- 50MW发电机组汽轮机检修规程.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14.8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章末十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最牛通达信量化副图标准计划指标公式源码.doc VIP
-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专题4.8 三角形章末十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北师大版)(解析版).pdf VIP
- 2025年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真题卷(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docx VIP
- 2025年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真题卷: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案例分析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