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治理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治理浅析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治理浅析 摘要:本文从河流的自然属性、历史演变、近期演变、三峡工程蓄水影响以及航运需求、防洪要求、航道条件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该河段的基本特性、外部条件以及航道治理思路,为下一步该河段的治理提供借鉴。 中国论文网 /2/view-7348271.htm   关键词: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整治;需求   中图分类号:U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01-0071-03   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流经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从云南水富一上海长江口为长江干线航道,全长2838公里,流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连接了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型交通枢纽。   长江干线航运作为沟通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南腹地的运输大动脉,对于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协调发展、提高长江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荆江河段作为长江干线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水运主通道的整体畅通以及东西部物资交流和经济交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和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荆江工程已经实施,“九五”以来,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碾子湾、周天、瓦口子、枝江、藕池口、沙市、窑监等9个航道整治控导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长江的潜能,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功能,对荆江河段还需进一步采取治理措施,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治理的浅析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验证,同时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1荆江河段的基本特性   1.1河流自然属性   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347.2公里,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两段,藕池口以上称为上荆江,藕池口以下称为下荆江。该河段由9滩段,13浅滩,33个水道组成,约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八分之一。该河段九曲回肠、水深流急、崩岸频繁、故道密集,自古就流传着“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等民瑶,但就目前河势来看可以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浅也在荆江”。   1.2历史演变   荆江河段是长江山区河流过度到平原河流的第一个冲积河段,从河床的组成上来看,荆江河段上游河床主要是由砂卵石组成,而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属于沙质河床,典型的蜿蜒性河流。1756年,河道呈现顺直形态;1869年,经过100年的时间,河道被冲击成弯弯曲曲,多处航道还进行了裁弯;1912年,河流形态发生新的变化,河流的形态变得更加弯曲、交错。   历史上,荆江河段河势很不稳定,河流摆幅巨大,变迁频繁,不仅经历过三角洲分汊河床阶段,还经历过分汊河床的衰亡与河渠形成阶段,同时它还经历过河渠的发展阶段,从宏观上说,这些演变都是河流的自然阶段。其中河流的摆幅,是通过河流的崩岸而形成的,河流的崩岸使两岸人民的资源和财产受到损害,甚至通过溃堤以及河流裁弯冲蚀河岸。为了减少河流的摆动频率,不断进行长江护堤建设,而长江护堤建设同时又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较好的控制河势,缩小河流摆动空间,减少主流的摆动频率,使河流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河流的格局趋于稳定,但由于河流本身的自然属性就趋使河流发生摆动,一旦这种属性被迫受到限制,就会迫使河床不断抬高,从而形成“内室悬河”。   1.3近期演变   三峡蓄水前的近30年,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人为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强。总体河势基本稳定,但局部河势变化较大;河道河床冲淤变化较为频繁,但总体冲淤相对平衡,部分河段冲淤幅度较大;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幅度加大;人为因素增多,但未改变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三峡工程蓄水后,坝下游的径流过程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荆江三口分流量变化幅度也较小,荆江河段造床流量也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且河道两岸堤防较好的控制了岸线的崩退,因此从荆江整体看河型不会发生大的调整。但由于清水下泄,局部河段河势仍将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下泄水流含沙量大幅度减少,枯水流量增大,中水流量历时增长,荆江分汊河段普遍出现凸岸支汊发展现象,主要洲滩的冲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滩槽总体处于冲刷状态。   1.4河段分汇流格局   长江的众多河段都是由各自分汇流组成的,但荆江河段却是个例外,荆江河段不仅被虎渡河、调弦河、藕池河、松滋河四口分流,同时在荆江河段上段,还存在“引江济汉”工程的取水口。对于荆江河段来说,不仅没有外部汇流的补充,反而有大量分流作用的影响,从而导致流量减少、水位下降,同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