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进展试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动神经元病研究进展 Motor Neuron Disease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钟士江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 运动神经元病(MND) 脊髓前角细胞 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 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 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一、概念 霍金是世界公认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青年时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不久后全身瘫痪,只有眼睛、眉毛和嘴边的肌肉能勉强活动。 临床特点 呈全球性分布 年发病率约2/10万 人群患病率4-6/10万 通常30-60岁起病,男性多见 进行性加重的肌萎缩、肌无力 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感染死亡 平均3-5年,无药可治, Riluzole延长半年. 二、病因发病机制 MND 免疫 因素 病毒 感染 遗传 因素 中毒 因素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 兴奋性氨基酸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变性,数目减少。 运动神经轴突发生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导致失去神经支配和肌纤维萎缩。 皮质运动神经元丢失导致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变细。 运动神经元死亡,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等最常受累。 三、病理 根据功能缺损分布(四肢\延髓肌)和性质(上\下运动神经元)分为四型 四、临床表现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进行性延髓麻痹(PBP) 进行性脊肌萎缩(PSMA)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 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多于女,病程持续进展。 下运动神经元体征:手指运动不灵或力弱,手部小肌肉萎缩, 渐向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发展,可见粗大的束颤;前角细胞严重受损时,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上运动神经元体征:下肢痉挛性瘫痪、剪刀步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Babinsiki征等。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四、临床表现 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受累:出现延髓麻痹。 括约肌不受累。 可有主观感觉异常,但无客观感觉障碍。 预后:本病生存期数月至5年,终因呼吸机麻痹或并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四、临床表现 肌肉 前角 四、临床表现 2. 进行性脊肌萎缩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SMA) 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所致 2. 进行性脊肌萎缩(PSMA) 约30岁发病,男性多见,隐袭起病。 双手小肌肉萎缩无力,渐累及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肌张力和腱反射减低,无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累及延髓时发生吞咽困难,存活时间短。 四、临床表现 第一骨间肌萎缩 小鱼际 肌萎缩 多在中年后发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呼吸无力,构音障碍,舌肌明显萎缩伴有肌束震颤。 双皮质延髓束受累出现下颌反射亢进,后期伴强哭强笑,真假延髓麻痹 预后不良, l~3年死亡。 3. 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 主要侵及延髓运动神经核 四、临床表现 选择性损害 皮质脊髓束 皮质延髓束 四、临床表现 4. 原发性侧索硬化 (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 临床罕见 中年后起病,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无力,进展缓慢,渐波及双上肢,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无肌萎缩,不伴有束颤,感觉正常。 双侧皮质延髓束受累出现假性延髓性麻痹。 缓慢进行性病程,偶有长期生存。 4. 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 四、临床表现 1. 神经电生理 静息状态可见纤颤电位 \正锐波束颤电位 纤颤电位 正锐波 五、辅助检查 EMG呈典型神经源性改变 1. 神经电生理 五、辅助检查 MCV: NCV--正常,波幅低; SCV: NCV--正常,波幅正常。 运动诱发电位有助于确定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ALS诊断确定性 临床表现 确诊(definite) 延髓2个脊髓部位(颈\胸\腰骶), 或3个脊髓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拟诊(probable) 2个或更多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部位可不同, 但某些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必须在下运动神经元缺损的上部 可能(possible) 仅1个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或在2个或更多部位仅有上运动神经元体征, 或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在上运动神经元体征的上部 疑诊(suspected) 至少2个部位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世界神经病学联盟ALS临床诊断(E1 Escorial, 1994)标准 1. 诊断 六、诊断鉴别诊断 六、诊断鉴别诊断 延髓、胸髓、颈髓、腰骶髓4个部位中3个部位同时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确诊。 2个部位为拟诊。 仅1个部位为可能。 至少2个部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