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酶Chapter 2: enzyme
基础医学部 吴志鹏
Tel:137-99-666-919
Email: ptxywzp@163.com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功能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性
第三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第四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第五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一类常见遗传病--相应酶功能出现缺陷
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全身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
由于局部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皮肤局部黑色素合成障碍,致使皮肤色素缺失而致的疾病,称为白癜风 (如杰克逊 、冯小刚 )。
黑色素细胞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功能酶的研究简史
1833年,Payon等从麦芽分离出能使淀粉水解的物质。
1878年,Kuhne首次提出Enzyme一词。
1897年,E.Buchner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获得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1926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提纯出脲酶结晶。证实酶的蛋白质本质,获1946年诺贝尔奖。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的概念,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成就:“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端粒酶和细胞衰老关系密切。随细胞分裂,端粒逐渐缩短。如:Dolly的端粒和正常羊相比短20%,表现为早衰、早亡。肿瘤细胞具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能力,故能无限增殖。
酶: 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其化学本质绝大部分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核酶、脱氧核酶)。
E: enzyme 酶;
S: substrate 底物;
P: product 产物
酶促反应: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按酶蛋白的特点和分子大小分类
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包含多功能酶。
寡聚酶:由几条至几十条多肽链亚基组成,这些多肽链或相同或不同;
多酶体系:由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它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一、酶的分子组成
酶的化学本质绝大部分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按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两类。
单纯酶:整个酶分子都是由蛋白质组分构成。如牛核糖核酸酶。
结合酶:酶蛋白+辅助因子构成。
结合酶中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关系
酶蛋白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
辅助因子决定酶促反应的类型;
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通常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酶结合而成为一种专一性结合酶。但一种辅酶往往能与不同的酶蛋白构成许多不同专一性的结合酶。
辅助因子分类一: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程度分类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不紧密(一般非共价结合)的辅助因子。可以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将其除去,在反应中能离开酶蛋白,如NAD+、 NADP+ 等。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一般共价结合)的辅助因子。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将其除去,在反应中不能离开酶蛋白,如FAD、FMN、生物素以及多数金属离子等。
辅助因子分类二:按其的化学本质分类
①金属离子:如铜、锌、镁、锰、铁等, 约三分之二的酶含有金属离子。
②小分子的有机物:种类不多,且分子结构中常含有维生素或维生素类物质。参与传递电子、质子或一些基团,决定反应的类型。
金属离子是最多见的辅助因子
金属酶: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牢固结合的一类酶,如黄嘌呤氧化酶中含Cu2+ 、Mo3+ ;
金属激活酶: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不牢固,但必须加入金属离子才有活性的一类酶。
金属离子在酶分子中的作用
(1)维持酶分子活性构象,甚至参与活性中心的形成;如羧肽酶A中的Zn2+。
(2)在酶分子中通过本身的氧化还原而传递电子;如各种细胞色素中的Fe3+、Cu2+。
(3)在酶与底物之间起桥梁作用,将酶与底物连接起来;如多数激酶依赖Mg2+与ATP结合。
(4)利用离子的电荷影响酶的活性,如中和电荷等。如α淀粉酶利用Cl-中和电荷增加活性。
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关系
维生素(vitamin):是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供应或补充。
多数B族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在活细胞中主要是构成许多酶的辅酶或辅基。
B族维生素参与组成的辅助因子及其作用
二、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催化功能往往只集中在少数特异氨基酸残基的某一区域。如木瓜蛋白酶(212个AA构成)去掉N端三分之二后,余下还有99%的活性。
酶的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 ):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又称“活性部位”(active site )。
酶的活性中心特点
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具有三维结构的区域,此区域一般只占整个酶分子的一小部分,常见为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室全成本核算.ppt VIP
- (完整版)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可编辑版】.docx VIP
- 福克纳 A Rose for Emily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英文原文+译文).pdf VIP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性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红星照耀中国》第8-9篇 同红军在一起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