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部分 进化的历程
第3节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
本节内容
生物的分界
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
脊椎动物的进化
一、生物的分界
⑴两界说:1735年由林奈提出。他以生物能否走动为标准,把生物界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⑵三界说:1860和1866年,分别由霍格(Hogg)和海克尔提出。因为从显微镜中发现了许多单细胞微生物,如眼虫,它们兼有动植物的某些特征,他们把生物界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分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这个界别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
单细胞的原生生物集多细胞生物功能于一个细胞:水份调节、营养、生殖等。
营养的方式繁多,自养光合作用、吸收外间营养、亦可进食有机食物。
所有原生生物都生存于水中。
眼虫:是眼虫属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裸藻,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隶属: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眼虫目、眼虫属
⑶四界说:1938年,由科普兰(Copeland)提出。把生物界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和菌界。菌界包括细菌和蓝藻。
⑷五界说:1969年,由惠特克(R.H.Whittaker)提出。他根据现代生物学的进展将生物界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界。
真菌(Fungus)一词的拉丁文 Fungus 原意是蘑菇,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
酵母菌
霉菌的分生孢子
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
有些真菌很微小,也能使人生病,但它与细菌和病毒有本质的区别。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如某些皮肤病。植物病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都是真菌引起。
真菌、细菌、病毒的区别
二.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1 藻类植物:
前寒武纪至泥盆纪早期。
低等植物,水中生活,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根据发展顺序,藻类植物又分为原核藻类(单细胞的蓝藻,出现在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和真核藻类(如红藻、绿藻等,出现于距今15—14亿年前)。
生活时期
特征
原核藻类---蓝藻出现的意义
光合作用放出O2,不仅使水中的溶解氧增加,也使大气中的O2含量增加,且逐渐在高空形成臭氧层。
一方面为好氧真核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生物生活在水的表层和地球表面创造了条件,因为臭氧层可以阻挡一部分紫外线的强烈辐射。
真核藻类
一群没有根、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自养真核植物
大约出现于15亿~14亿年前
形态:单细胞、各式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
大小:几个微米——几米(海带)——百米(巨藻)
结构简单,无明显组织分化
少数种类有表皮层、皮层和髓的分化,如海带
植物体通常称为原植体(thallus)
丝状体藻类
叶状体藻类
团藻
褐藻(海带)
红藻(紫菜)
真核藻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经济价值
真核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没有真核藻类和原核藻类,水生生态系统将不能维持,其它一切生物将不能生存
赤潮
海水受到污染,使海水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浮游生物大量增殖,引起海水发生染色变化的现象——红褐色、黄褐色等。
赤潮主要由真核藻类的甲藻和硅藻形成——中国沿海有19种甲藻和18种硅藻能形成赤潮
赤潮引起大量鱼死亡
有些种类仅能生活在清洁水体中
如果水体受到某些重金属或化学物质污染,绝大多数藻类均不能生存,仅有极少数种类可以生长
水质监测
真核藻类的经济价值
食用——海带、紫菜等
药用——小球藻、刺松藻等
工业原料——海带、巨藻、昆布等
昆布
小球藻片
2 蕨类植物:
生活时期:从泥盆纪中期到二叠纪早期。又称陆生植物时代。
进化过程: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物。
① 裸蕨:已绝灭的最古老的陆生植物。
无真根,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是最初的高等植物代表。其地上茎直立,高约1米,具有二歧分枝,无根无叶,或仅具有刺状附属物,故名裸蕨。
开辟了植物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新时代,
陆地从此披上绿装。
②苔藓植物: 泥盆纪出现,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群;
无维管系统的分化,无真根,对陆生环境的适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