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点训练二 诗歌手法
第2章 古诗鉴赏
诗歌手法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如何辨析常见而易混的表现手法?
对点规范练
内容索引
诗歌手法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
问
方
式
①这首诗(某句、某联、某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例】 (2015·天津卷)第14(2)题,(2014·重庆卷)第12(1)题。
②这首诗(某句、某联、某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请简析。
【例】(2015·安徽卷)第9题,(2015·湖北卷)第14(1)题。
③这首诗是如何抒情(描写)的?
【例】(2015·全国卷Ⅰ)第8题,(2015·浙江卷)第22题。
④请赏析某句(某联、某片)的妙处。
【例】(2015·全国卷Ⅱ)第8题,(2015·四川卷)第13(1)题。
审
题
要
点
①审概念。题干中出现的“表现手法”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包括所有的艺术技巧,等同于“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狭义的,专指与修辞手法相并列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直抒胸臆等。
②审明暗。明考型是指题干要求直接答出表现手法;暗考型是指题干要求“赏析”“怎样描写(抒情、表现)”,一般要答出表现手法。
审
题
要
点
③审数量。若题干中有“哪种”“何种”“最主要”等字眼,则只能答一个;若有几个同时满足,则要“多中取主”(选最常用、最主要的),“大中取特”
(选特征特别鲜明、特别明显的)。若题干中有“哪些”“多种”“主要”等字眼,可以多写,但不能相互矛盾、对立,否则判为0分。
审
题
要
点
④审步骤。如果题干只要求说出,则直接回答即可;如果题干要求“分析”“赏析”,则要用完整步骤
(指+析+点)。另外,要视分值而定步骤。若3分以上,则要用完整步骤作答。
另外,题干未明确要求答“表现手法”的,则要看题干问的是局部还是全诗,若问全诗,则首先且必须从表现手法角度回答;否则,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其次是表现手法。
答案
要素
简单型:明确答出表现手法的概念即可。
完整型:三步走——指(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析(分析该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点(点明表达效果)。
真题例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姜 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2015·天津,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如何辨析常见而易混的表现手法?
问题例析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考生
答案1
虚实结合,前句为虚写,后句为实写。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考生
答案2
①对仗手法,“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拟人手法,“柳拂”一句赋予了杨柳人的动作和情态。
问题
诊断
表现手法判断不准、不全,其原因在于对表现手法理解不到位。
剖
析
矫
正
考生答案1属于术语不当,生搬硬套。题干要求说明的是“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答时应细细品读颈联诗句,而不是生硬地套上“虚实结合”等相关术语。
考生答案2属于识别不准,概括不全。要学会从诗歌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尤其是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中识别和理解手法。这里提到的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手法。原诗材料分为两部分,前三联是写景,后一联是抒情,而题目要求分析的颈联是景物描写中的一部分。从这样的关系组合中思考,再联系景物描写具有的多种手法,结合语句,具体分析,答案就比较容易得出了。不过要注意思考周全,分条列举。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首先要知道“颈联”为哪一联,同时认真分析这一联的内容。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其中“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而“柳拂”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同时本诗从视觉(红、绿)、嗅觉(香)、触觉(湿)等多角度进行了描写。
满分
答案
?
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诗歌首联,上句写春雨的自在飘洒,下句写雨后的清洁美丽。颔联写雨后天晴,紫烟渐散,丽日当空,表现了诗人得知朋友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等要职后的快乐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仕途上的踌躇得志。颈联使用了对仗、比拟、通感的手法,描写诗人所见的美景:花瓣飞入衣袖,娇红的花瓣还沾着雨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