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李 锋
导 论
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范畴
以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产生、发展、消亡为主线,研究中国自建立国家以来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内容、本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及规律的学科。
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1.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常识及发展规律
2.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法律文化
3.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基础学科
4.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法的理解
5.历史使人明智
三、中国法制史的发展脉络
1. 夏、商、西周
(古代法制起源奠基时期)
2. 春秋、战国
(变化发展时期)
3. 秦、汉
(初步形成时期)
4. 魏、晋、南北朝
(继续发展时期)
5. 隋、唐
(定型时期)
6. 宋、元、明、清
(逐步完善时期)
7. 清末
(解体时期)
8. 近代
(近代化、现代化时期)
四、中国法律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1. 地理环境(见下页)
2. 农业经济
3. 家国一体 礼法结合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
父是君的基础,君是父的延伸。
4. 政治形态:
贵族政治(先秦) 官僚政治(秦汉以后)
一个从事商业与航
海的民族,比一个
只满足于耕种土地
的民族所需要的法
典的范围要广的多。
岛屿的人民,比大陆
的人民更爱好自由。
一个拥有优良土地的
国家,其人民最重太
平,而不甚关心自由
和政体。
五、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1. 历史分析法
(将中国法制放于当时历史背景下考察)
2. 比较分析法
凸显中国法制的特点(优点、不足)
3. 社会学分析法
(法典实施、作用、效果)
六、参考书: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华书局。
2.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3.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法的起源
当原始阶段的风俗习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而且体现的意志为国家意志时,这种风俗习惯即成为法。
二、中国法起源的特点
1. 血缘关系的纽带随着国家的建立更加强韧
2.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随国家的建立得以加强
3. 刑起于兵:
(1)首先用来惩罚战俘;
(2)用于惩罚本部族内的士兵;
(3)军事长官兼理司法;
(4)战争本身就是惩罚。
4. 法出于礼:
(1)礼是一种仪式,礼起源于祭祀;
(2)礼是一种精神,在古代指宗法伦理;
(3)礼是一种规范,礼是维护社会政治秩序,
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权利义务关
系的,具有差别性的规范。
三、 中国法起源对后世的影响:
1. 由于血缘关系纽带的加强,使家法、族法在中国古代法体系中成为法定一个重要形式、渊源;
2. 亲亲、尊尊成为法的重要精神,在中国古代法制中,皇权至上成为重要特点之一;
3. 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
4. 礼法结合,即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
第二节 夏朝的立法思想与概况
一、立法思想
1.王权神授
“有夏服天命”
2.“天命、天罚”
二、立法概况
1.《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
“夏有乱政而做禹刑”,
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法。
第三节 夏朝法律的内容
一、刑事法律
1. 罪名
(1)“昏、墨、贼,杀。” 《尚书》
(2)不孝。 《孝经》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3)弗用命。 《尚书 · 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
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
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
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
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有扈氏轻慢、不敬上天,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