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课程论文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XX大学 植物保护研究方法 ——课程论文(农药部分) 题 目: 生物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 姓 名: 学 院: 植物保护学院 专 业: 农药学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29日 生物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Abstract: Bio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pesticides. Degradate of pesticide residues by biotechnology; design pesticid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according to the new targets of action; based on enzyme inhibition principle design the test paper method,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sensor method used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 apply genetic engineering to development of plant-based pesticides. Key words: biotechnology; pesticides; development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发展,但农药的使用在防治目标害虫和植物病原菌的同时,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也产生不良影响,引起生物毒性和环境残留问题。现代农药的这些特性已带来新的问题,其有效范围在害虫和病害种类之间以及用药时间受到限制。所以只有严格按规定使用才有效而几乎不影响其他生物。现代农药尚对少数害虫、病原菌无效。有些害虫、病原菌和杂草品系对选择性农药的田间抗性日益增长。要解决植物保护问题,不能只依靠农药的开发,而是现代农药与生物技术配合运用可能更为有利,同时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农药已成为当今农药的主题。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综合性技术体系,它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为支撑,与化学、化工、计算机、微电子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各学科的内涵,推动了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1]。 1 农药残留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2]。以高效呋喃丹降解菌CDS-1的16S rDNA 为同源重组位点整合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d基因,可获得不带抗性标记的能同时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和呋喃丹的工程菌株,为基因工程菌的环境释放以及生物修复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3]。 2 农药新靶标 寻找新的高效作用靶标和揭示新的作用机制是创制新农药的关键。农药靶标的发现首先依赖于生化作用研究的成果。Fisher等[4]通过基因突变验证了粘噻唑属于Qo位点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细胞色素b的氨基酸残基G143A、F129L和L275F上。这一靶标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5]。T-DNA在植物细胞中表达并诱导产生大量不定根,即发状根,离体培养的发状根表现出激素自主性快速生长,多分枝、多根毛,无向地性等表现型,表现出相当于甚至高于原植株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能力,并且遗传稳定[29]。国外利用发状根技术在印楝、苦楝\黄花蒿等植物上进行相应研究[30.31]。 4.3 植物激活蛋白技术的应用 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类从多种真菌中分离提取,诱导植物抗病增产的生物活性蛋白,其本身对病原菌无直接杀伤作用,但能通过诱导植物的信号传导,从而激活植物自身防御和生长系统,抵御病菌的侵袭,增强抗病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32,33]。 植物激活蛋白对靶标病原菌无直接杀死怍用,因此不会引起病原生理小种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