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双膦酸盐意义.pdfVIP

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双膦酸盐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双膦酸盐的意义 摘 要 目的:双膦酸盐是预防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及治疗骨质疏松的 标准药物。日益增多的数据表明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双膦酸盐可降低复 发率及死亡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双膦酸盐 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对无疾病生存时间、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病率的 影响、用药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9 月至2013年9月接受标准辅助治疗的I期.III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 双膦酸盐组的纳入标准为术后1年内开始双膦酸盐治疗而且持续≥3个月, 据此将患者分为双膦酸盐组和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疾病生存时间: 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进行骨密度检 测的52例接受标准辅助治疗的I期。III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生骨 质疏松/骨量减少设置为阳性结果,分析双膦酸盐对阳性结果的影响。采 用SPSS 1 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评估无疾病生存时 间,风险比和95%可信区间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 分析研究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态等因素对乳腺癌患者骨质疏 松/骨量减少的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第一部分:收集301例I期.ⅡI期乳腺癌病例,双膦酸盐组57 例,对照组244例,随访率:98%,随访时间:2.62个月(中位随访27个 月)。其中63例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20.9%,出现转移的中位时 间为13个月(1.56个月)。该研究中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 骨、淋巴结、肝、肺、胸壁、脑等。双膦酸盐组中6例(10.5%)发生复发 转移,对照组57例(23.4%)。对照组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于双膦酸盐组 (3Ic2:4.599,P=-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双膦酸盐组无疾病生存时间均值为55.6个月(95%CI:49.9.61.3个月), 对照组为44.1个月(95%CI:41.4.46.8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363,P=-0.037),双膦酸盐组无疾病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单因素 分析发现,该研究中辅助治疗联合应用双膦酸盐(ⅫP2.438,95%CI: 中文摘要 1.027.5.786,P=-0.043)、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少(}ⅡP1.852,95%CI;’。 1.470—2.333,P=0.000)、Luminal A型(瑚[P1.332,95%CI:1.118-1.586, P=-0.001)的乳腺癌患者无疾病生存时间较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绝 经状态、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对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时间并未产生显著影 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治疗联合应用双膦酸盐(}Ⅱ#2.198,95%Ch 0.935.5.1 71,P=0.07i)、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少(}Ⅱ滓1.847,95%CI: 1.476.2.311,P=0.000)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姐k1.522,95%CI:1.192.1.944, P=-0.001)是改善全组301例乳腺癌患者无疾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辅助治疗联合应用双膦酸盐可延长绝经后 ()cz-4.571,P=-0.033)、60岁以内()C2--5.194,P=-0.023)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激素受体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存在复 发转移高危因素或是病理分期,在本研究中均未观察到对患者是否从双膦 酸盐辅助治疗中获益存在影响俾均O.05)。 301例病例中24例(8.0%)发生骨转移,双膦酸盐组2例(3.5%),对照 组22例(9.O%),两组骨转移发病率未见明显差,JU(e=-o.274)。双膦酸盐组 骨转移平均发生时间为60.1个月(95%CI:57.3.62.9个月),对照组为52.0 个月(95%CI:50.1.53.9个月),两组骨转移发生时间相近俨O.180)。腋淋 巴结转移数目(}Ⅱ#1.617,95%CI 1.103.2.372,P=0.014)、绝经状态 (如kO.443,95%CI:0.192—1.024,P=-0.057)是影响该研究中乳腺癌患者骨 转移发生时间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数目少、绝经后的患者骨转移发生 较晚,辅助治疗联合应用双膦酸盐、分子亚型、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在 该研究中对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并无影响。 第二部分:52例I期.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其中34例 (65.4%)发生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辅助治疗联合应用双膦酸盐的病例(23 例)和未联合应用病例(29例)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29.4%VS.70.6%,Z2=8.744,P=0.0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