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九《史蒥问于夫子》研读.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博九《史蒥问于夫子》研读.doc

上博九《史蒥問于夫子》研讀 (首發) 羅運環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一.竹簡編連、文本通讀及年代和價值 《史蒥問于夫子》,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第六篇, 由濮茅左先生整理。竹簡缺損,無完簡,經整理,納入編號的共有12簡。不見篇題,整理者據文中史蒥與孔子的問答,命名爲:《史蒥問于夫子》。該篇面世後,在網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不少學者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簡帛網等網站,以及相關會議和刊物上發表文章,尤其是youren等先生以《〈史蒥問于夫子〉初讀》爲題,在簡帛網論壇上集中討論,收穫甚豐。學者的討論在竹簡的拼接、文字釋讀,斷句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下面就討論中所關注和關注薄弱而又重要的問題簡單加以論述,以加强對文本的把握。 (一)竹簡編連 竹簡的拼接是《史蒥問于夫子》比較突出的問題。而竹簡的長度及編繩契口間距、字體、字距、內容銜接等是制約竹簡拼接的重要因素。 整理者:本篇完簡原長約37厘米,每簡寬0.6厘米,厚0.12厘米左右。上下兩端平頭,契口居簡右側,第一契口距上端約10厘米,第一契口與第二契口間距約17厘米,第二契口距下端約10厘米,竹簡兩道編繩,竹黃面書寫文字。滿簡書寫,上下不留天頭、地脚。 蘇建洲(2013):“本篇簡文的字跡與《孔子見季桓子》相同,是同一位書手所寫。”(又見於海天遊蹤(2013,14樓)李松儒(2015)最早表示贊同。後來進一步論述:上博九《史蒥問于夫子》與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雖爲同一抄手所寫,但是兩篇字迹的風格差別較大。《孔子見季桓子》中連筆現象較多,文字常用羨筆,同一文字出現多種寫法,相比之下,《史蒥問于夫子》篇文字寫法變法不多,筆劃連筆現象不明顯。 王凱博(2013):整理者推測本篇編繩兩道,完簡約37釐米,但本篇無一枚完簡。本篇編繩應為三道,完簡約54釐米(10+17+17+10),《孔子見季桓子》完簡為54釐米左右,而兩篇為一人所抄,也可為佐證。(又見于鳲鳩(2013,42樓) 本篇簡文與上博簡六《孔子見季桓子》爲同一書體、編繩應爲三道,這兩個發現擴大了本篇竹簡拼接的範圍和尺度。張峰(2013)率先拼接:本篇簡4+《孔子見季桓子》簡9、本篇簡6+7。王凱博(2013)拼接:本篇簡9+8、3+10。鳲鳩((2013,49樓)、youren((2013,53樓)拼接:《孔子見季桓子》簡25+本篇簡5。此外,還有一些學者主張的拼接,如:本篇簡1+12、7+3、11+3。誠如季旭昇(2015)所言:文義的銜接不理想。 關于《孔子見季桓子》簡25+本篇簡5的拼接。顧史考(2015)提出异議。 另外,本篇簡2也有兩種拼接:本篇簡2+11(見鳲鳩(2013,47樓)、本篇簡2+《孔子見季桓子》簡21(見(松鼠?(2013第62樓、李松儒2015)。本簡2存20厘米、《孔子見季桓子》簡21存20.8厘米,季旭昇(2015):看起來長度還可以,文義的銜接似乎說得通,可是本篇簡平均每字0.95厘米,《孔子見季桓子》簡21平均每字1.38厘米,二者字距相差太大,不太可能屬同一支簡。 2015)對學者們研究的成果進行了綜合整理,選擇的簡序及編連爲:本篇簡1,2+11、3+10,本簡4+《孔子見季桓子》簡9,《孔子見季桓子》簡25+本篇簡5,本篇簡6+7,9+8,12。本文也采用了季旭昇先生整理的這一簡序及編連。 (二)文本通讀問題 通讀已成爲本篇研究的重點。明確本篇的主題則是通讀的關鍵。整理者(271頁)認爲:“本篇記叙了齊史之子史蒥,圍繞國治,向孔子求教了關于世襲、八、敬等問題。”季旭昇(2015,242頁):“《上博九·史蒥問于夫子》記載一位齊國敝吏之子史蒥接受了國君的某項職位,不知該怎麽做,因而向孔子請教的事。”依整理者的說法,“史蒥圍繞國治向孔子求教”,存在起因不明的問題;按季旭昇先生的說言“史蒥接受了國君的某項職位”,稱“某項”就是難以確定。請教的起因、“某項職務”問題指向,尚須進一步明確主題。下面從本篇摘錄的系例材料似乎有助解决這一問題。 1史蒥曰:“蒥也,故齊邦敝史之子也。亡(無)女(如)圖也。” 2[夫子曰]:“子,其身之弍也。今使子師之,君之擇之慎矣。不可以弗戒”。 3[夫子曰]:“必危(端正)其邦家,則能貴於禹湯,禹湯則學。” 4[夫子曰]:“故教於始乎哉!始得可人而舉之”。 5[夫子曰]:“民氓不可侮”。 6史蒥曰:“可(何)胃(謂)八?” 夫子曰:“納邪僞,幽色與酒,大鐘鼎,美宮室,驅騁畋獵,與(舉)獄訟,此所以失。” 7[史蒥曰]:“聞子之言大懼不志(識)所爲。”夫子曰:“善才(哉)! 臨事而懼”。 本篇涉及到4個人物:君、太子、史蒥、夫子(孔子)。第2條 “今使子師之,君之擇之慎矣。”。這一條是破解全文主題的關鍵之所在。季旭昇(2015,242頁):“今日派遣他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