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朋党论》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VIP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朋党论》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朋党论》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梳理结构 * 《朋 党 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gāo qiào gōng kuí zhòu huán xiè lù kǎi · 皋( ) 夔( ) 契( ) 八恺( ) 共工( ) 纣( ) 诮( ) 戮( ) ( ) · 以 凭借 因为 用来 因此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如姬最幸(《信陵君窃符救赵》) 希望 受宠爱 幸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称舜为聪明之圣旨,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名词作动词,看作 名词作动词,效力 形容词作动词,疏远,疏淡 · · · ⒈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⒉或利尽而交疏 ⒊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释词义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惟,只;幸,希望。 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贼害:残害。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济,本义是过河,这里指渡过难关。 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治,治理好。 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 更相:互相;凡,总共。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书》,指《尚书》;惟:语气词,这里表判断语气。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用,因;以,而。 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 莫,没有谁;如,比得上。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厌,满足。 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迹,史迹,行迹;鉴,借鉴。 译句子 (1)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译文: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 (2)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译文: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后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廷之上,彼此互相赞美,互相推举谦让,共二十二人为一朋党,舜全都任用他们,天下也治理得非常好。 (3)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译文:然而后代的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倒称赞舜是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识君子和小人。 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