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荷兰】 霍贝玛于1689年布上油画《密德哈尼斯村道》.ppt
* 【荷兰】 霍贝玛 于1689年 布上油画 《密德哈尼斯村道》是荷兰画家霍贝玛于1689年创作的,是一张布上油画。 这是西方绘画中运用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的经典作品。画面看似平凡,但平凡中透出一股质朴的美。 17世纪荷兰风景画闻名遐迩,绘画题材以表现运河港口、乡村田园风光为主,其特点以写实为主,很少作全景式构图,画面地平线很低,天空十分开阔。其中,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雷斯达尔和他的学生霍贝玛。 ? 霍贝玛早期的作品与雷斯达尔很相近,后来画风更趋向明朗、素朴。在17世纪,霍贝玛的作品并不受重视,直到18、19世纪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19世纪风景画家以及巴比松画派产生较大影响。 《密德哈尼斯的村道》又名《林间小道》,它被公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罕见之作。作品中描绘了一条极为普通的乡间小道,道路上错落有致的印着深浅不同的车辙,一个人正牵着牲畜向前走。两旁是细且高的树木,参差错落,十分对称又富有变化。小道的尽头便是村落,一座尖顶教堂清晰的耸立在那里。道路右边是两幢红茅舍,房檐下的两人似乎在评论着有趣的新闻。右前景是一片种植园,一个农民正在修剪枝条。 这幅画作成功的展现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技法,道路两旁的树木延伸到尽头便与地平线相交于灭点。构图较为均衡、对称,画家将地平线降低,田野的地平线和树木的两条垂直线形成十字交叉,产生稳定的均衡感。许多精巧的细节呈现又给画面增添了轻松、愉悦的气氛。画家更多的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天空,极目远望令人心旷神怡,同时,把观者的心情和思绪也带向远方。这样一来,看似平淡无奇的景象,通过对构图及细节的发挥,使画面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象。 霍贝玛是鲁伊斯达尔的学生,在技法上受到业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并不相同,也没有如鲁伊斯达尔那样多产。一般说,鲁伊斯达尔的风景画情调倾向于忧郁和悲凉,而霍贝玛的画面则显得明朗和素朴些,也洋溢着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这主要是,前者多描绘荒丘与沼泽,银灰色的天空和苍茫的平原;而后者的每一幅画,就象一首牧歌,有淡雅的泥土气。乡间的宁静别有情趣,令人陶醉。 ? 荷兰风景画在17世纪与伦勃朗, 维米尔的大作同样驰名。上帝给了荷兰人水和天堂,唯一缺少土地,所以荷兰人画风景时土地总是很少的,主要是描绘水和天空。迸人17世纪的荷兰风景画大多表现一个角落或一个海湾,很少作全景式的作品。这类风景画大多足一些小构图的作品。画面地平线很低,天空极其开阔。运河岸与入海口是时髦的主题。色调柔和,多为棕色和灰色的调子。风景以写实为主,画家对理想化的风景和古典主义式的风景不感兴趣。爱荷兰的艺术家抵制了巴洛克艺术的影响,在发展民族艺术和发展现实主义艺术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密德哈尼斯村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象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你看,成行的树枝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荷兰绘画题材的多样性,象一面镜子反映着荷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在风景画方面,这两位大师--鲁伊斯达尔、霍贝玛,则给我们展示了荷兰农村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ppt
- 《六国论》的。.ppt
- 《劝学》课件.ppt.ppt
- 《呼兰河传》 《后花园》 《小城三月》.ppt
- 《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ppt
- 《城南旧事》、 《绿藻与咸蛋》等.ppt
- 《大自然的语言》 -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欢迎您.ppt
- 《天津日报》发表第一首诗,后出版了5本诗集。天津13中学的校园和 ....ppt
-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ppt
- 《嫦娥奔月》(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