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业知识及销售(新)精读.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专业知识及销售技巧 一.总纲 (一).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二).糖尿病的相关的中医理论(临床表现) (三).糖尿病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查 (四).糖尿病的治疗 (五).核心商品在糖尿病药物中的特色卖点 一.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糖、蛋白和脂肪代谢障碍疾病,以高血糖为病理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病因有两个:1.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                     2.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从血液运送进入细胞进而被利用或作为能量储存。当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出现缺陷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以及葡萄糖氧化利用障碍从而引起血液中葡萄糖过高并导致糖尿病。原发型糖尿病根据病因可分为 : 糖尿病的分型 (1)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其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分泌绝对不足。也就是说其体内胰岛B细胞基本被破坏,不能产生胰岛素供给人体的需要、必须依赖外源性进行替代治疗,纠正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量的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包括心血管在内的严重并发症。 二、糖尿病相关的中医理论(临床表现) 中医学把糖尿病归于消渴病的范畴。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特征,病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它的并发症有: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由此可见糖尿病有四个症型:1、肺热津亏(上消);2、胃火上炎(中消);3、肾阴亏虚(下消);4、阴阳两亏。 三.糖尿病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诊断是以血糖水平为标准,必须是以静脉抽血检查出的血糖浓度为准. 1.空服血糖(8小时以上):BS:7.0mol/L 餐后血糖(2小时) :BS11.1mol/L,二者之一可以确诊。 2.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在当BS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使诊断摸掕两可时,而进行的一种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检验措施。 A.糖耐量异常(IGT):7.8mol/LBS 11.1mol/L B.空服葡萄糖受损(IFG): BS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服血糖在6.2-7.0之间这两种情况是正常人向糖尿病过度的状态,发生疾病的几率是比较高的,也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3.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过去4-8周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正常6%,良好 7% 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药物分类) 2)胰岛素治疗 双胍类 1.二甲双胍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一线治疗药物,建议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应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被证明具有良好降糖效果且对体重无影响、安全的药物,并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自身优势: A. 二 甲双胍能更有效地改善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危险 B. 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因此二甲双胍是目前最理想的首选降糖药物。 高血糖的各个治疗路径上,二甲双胍一直被保留到最后。 作用机理: 通过增强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作用。并且有改善血脂异常的作用,这类药物不增高胰岛素水平,对B细胞有保护作用。是肥胖病人理想之选。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乳酸酸中毒,还有一部分是肝肾损害,过敏反应以及大细胞性的贫血。因此应饭后服药,不要嚼烂,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1.本药与胰岛素合用会加强降血糖作用,应减少胰岛素剂量。 2.可加强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等)的抗凝血作用,导致出血倾向。 3.本品如与含醇饮料同服可发生腹痛、酸血症及体温过低。 4.本品与磺酰脲类并用时,可引起低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物 磺脲类是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中庞大的一族,具有150年的历史。目前共有三代十几个成员,许多成员的名字中都有‘脲’字,它们都能刺激尚有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各成员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作用的强弱及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主要成员如下: 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物 (1)甲磺丁脲???(D860)??????????????????????????? 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物,每片0.05-1.0,每日2-3次。最大剂量为每日3.0。本品现已不常使用。?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特点 1)强度是第一代磺脲类的数十倍至数百倍; 2)毒副作用明显降低; 3)均为中长效,每天用药1-2次; 4)较少受其他药物影响而引起低血糖; 5)失效率低于第一代; 6)调血脂、减少血小板粘附与聚集,降低 血液粘稠度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