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种重金属中毒有“解药”.doc
多种重金属中毒有“解药”
往事并不如烟。
94岁的丁光生先生清晰流畅地记得有关二巯丁二酸研发的所有重要年份、人物、数据、重大事件等。有一个年份值得记录:1991年。
1991年,二巯丁二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还是1991年,二巯丁二酸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小儿铅中毒的治疗药物,由美国强生制药公司生产,这是我国发明的新药首次被外国仿制。
抗击“瘟神”中诞生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血吸虫病”“送瘟神”可能都是些比较陌生的词语,即使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也多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作《送瘟神》和电影《枯木逢春》中有所耳闻。
血吸虫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由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由日本学者首先详细描述并因此命名)。
血吸虫病是个古老的疾病。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出土的西汉古尸中都发现了血吸虫卵,证明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历史至少有2 100年之久。
日本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个县(市),钉螺孳生面积达148亿平方米,感染者1 200万人,受威胁人口达1亿多。血吸虫病多因急性期未被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晚期患者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严重症状,患者因此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血吸虫病的防治非常重视。1955年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着重指出消灭血吸虫病是一项政治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临危受命,由梁猷毅、丁光生、谢毓元、池志强、施觉民、秦淑萍、仇为民、蔡聿彪等人组成科研攻关团队,丁光生为题目负责人,为克服防治血吸虫病中锑剂治疗所致锑中毒寻找“解药”,最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可与“锑”牢固结合的邻二巯基化合物,二巯丁二酸自此诞生。1957年正式对外公布。
“以身试药”赤子心
当时,治疗血吸虫病普遍用酒石酸锑钾(吐酒石),这种静脉注射用药有一定的肝脏、心脏毒性,特别是心脏毒性所表现出的严重心律紊乱、锑中毒阿-斯综合征可导致患者死亡。寻找锑剂中毒的解毒剂,成了燃眉之急!
科研人员尝试了数百种中药、西药,包括民间验方偏方,最后把重点聚焦在二巯丙醇(BAL)身上。二巯丙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发明的抗路易士毒气的解毒药。经过重新设计合成,反复试验研究,证明二巯丁二酸对酒石酸锑钾的解毒效力较二巯丙醇强10倍,也比当时前苏联发明的二巯丙磺酸钠(Unithiol)解毒剂效力强。
二巯丁二酸不溶于水,它的钠盐则可溶于水,便于制成静脉用药,用于急救时静脉推注(不宜静滴)。当时,医护人员下乡防治血吸虫病,每个人的药箱里都备有酒石酸锑钾和解救药二巯丁二酸钠两种药。
二巯丁二酸钠粉剂溶解后应立即使用,水溶液不稳定,不可久置,也不可加热。正常为无色或微红色,如呈土黄色或混浊,则不可使用。
二巯丁二酸钠为什么会产生神奇的解毒功效?因为二巯丁二酸分子中有两个活泼的巯基,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之形成无毒性的小分子络合物从尿中排出体外,它还能使结合在体内的某些酶或蛋白质分子上的金属离子脱开,使酶或蛋白质恢复其原有功能,从而发挥解毒作用。
科研人员也做过一巯丁二酸与二巯丁二酸的比较试验,前者只有一个巯基,解毒效果明显不如具有两个活泼巯基的二巯丁二酸。这就好比,用两只手捉贼比一只手捉贼更牢靠。
二巯丁二酸钠毒性较小,从血液中消失快,4小时排出约80%。虽然这些先后在鼠、兔、猫、狗等小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但最后的临床毒性试验是在丁光生、梁猷毅两位科研人员自己身上完成的。那是1958年。
为了完成国家的科研任务,以身试药的勇气,即使今天听来仍然令人敬佩。
寻觅“广谱解毒药”
二巯丁二酸钠能够解“锑”中毒,那么对其他的重金属中毒有作用吗?20世纪60年代初和80年代,科研人员又相继做了进一步研究证实,二巯丁二酸钠是一种对多种重金属中毒有解毒作用的广谱解毒药,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小白鼠急性中毒实验证明:
二巯丁二酸钠对铅、银、砷、镉、钴、汞、镍、铂、锌等化合物中毒能明显减少死亡数。
对铝、钡、铍、铋、铬、镁、锰、硒、锡、铊、钨等化合物中毒死亡未见减少。
对铁则反增加毒性。
对原子核分裂产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