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doc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摘要]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往往比下肢困难,特别是手功能的恢复,因为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而易被忽略。本文将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做一总结,并对其将来的发展做一展望。 [关键词] 脑卒中;手功能;手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3-0143-04 [Abstract]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recovery upper limb functional than lower extremity after stroke,especially the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because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in short-term so it is easily overlooked.This article will make a summary about the rehabilitation progress of the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and make a prospect about the development in future. [Key words] Stroke;Hand function;Hand dysfunction 脑卒中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有年轻化的趋势[1、2],在临床上三、四十岁的患者并不少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中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随着康复治疗的介入,有部分患者在6个月以内肢体功能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然而,超过60%的患者在进入慢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尤其是手功能障碍[3]。有统计资料显示[4],脑卒中后只有15%的患者手功能能恢复一半左右,只有3%的患者手功能能恢复到原来的70%以上。由于上肢和手的功能恢复较下肢困难,临床和生活中也大多把下肢功能作为康复的重点,从而忽略了上肢和手功能的重建[5]。并且,患手的废用和健手的代偿往往导致“学而不用”而加重这一趋势,等到再想恢复手功能时,手部肌肉挛缩已成,康复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导致生活质量极大下降。本文就近年来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肢体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是目前康复训练中的重要部分,脑卒中后早期开始肢体功能训练有利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已被国内外医学界所认可[6、7],蔡伟森[8]等通过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扫描脑卒中患者患手执行主动及被动抓握-释放动作时的脑激活区分布图发现,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可促进脑功能重组,且被动活动时的脑激活区范围更广,激活强度也更高,充分说明肢体功能训练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其中神经发育疗法在治疗训练中有良好的效果,但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这一疗法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而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患手的“废而不用”问题。近几年兴起的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恢复也有一定的疗效,如王维等[9]通过让患者看镜中健肢的活动使其想象患肢做相同的活动或是由治疗师辅助完成的镜像疗法,经治疗后患侧上肢和手的功能明显改善。另外,临床肢体训练中也离不开简单的辅助工具,Balamurugan[4]等通过训练患者“双侧物体探索”能力,利用简单的生活材料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取得一定的成效。 2 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是康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物理因子包含广阔,如电刺激、磁刺激、超声、冷疗、热敷、蜡疗等,这些物理因子治疗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都有一定的疗效。吴群英[10]等通过将患手伸展放于0℃~4℃的冷水中诱导或辅助手部被动活动,使腕关节及手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乐趣[11]等通过荟萃分析发现,低频rTMS不仅能够改善手指运动功能,同时对手的整体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脑卒中后患侧手部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在所有物理因子治疗中,电刺激是应用最广的一个,在改善受损侧的脑灌注、肌肉力量等方面的治疗作用是毋庸置疑的[12,13]。邢亮[14]等通过对照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组(NMES)和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组(ETNS)发现,两者对上肢运动功能都有效,且后者优于前者。王国宝[15]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改善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手部辅助器具的应用 分指板是一个应用较早的手部辅助用具,能使脑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结果分析.doc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回归分析.doc
- 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doc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效果的探析.doc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我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分析.doc
-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重症肝炎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oc
- 糖链抗原153与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doc
- 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行复方曲安奈德联合金因肽治疗的疗效观察.doc
-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口服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doc
- 系统式家庭治疗与抑郁症复发的关联研究.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