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武医法脉的源与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林禅武医法脉的源与流.doc

少林禅武医法脉的源与流   【摘要】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一直以宗教文化或医学的视角展开。本文基于历史典籍,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重要体育文化遗产加以梳理,旨在为少林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新内涵做准备。   【关键词】禅武医; 源起;传承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中原影业公司的功夫电影《少林寺》横空出世以来,少林寺以入世的态度积极打造少林文化品牌。然而对于少林文化过度的商业解读,致使世人对少林文化的精华一脉――少林禅武医知者甚少,甚至是同样淹没于曲解与误读之中。如部分人士对少林禅武医当世传人德建合一大法师奔走于弘扬少林禅武医、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持有非议。认为释德建“不穿僧服,不守戒律,常年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   少林禅武医文化是少林绝学一脉,正如山中悠然盛开的兰花,“任是无人也自香”。随着少林文化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禅武医也逐渐为世人所知。然而,对于少林禅武医的文化内涵、传承以及传人名分等问题上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模糊与分歧,同时,对少林禅武医的研究也仅限于史学、宗教研究与医学研究的范畴,体育学术界对其鲜有涉猎。因此,本文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体育文化遗产,对其的源起与嬗变进行梳理,以体育文化的视角考量少林禅武医并加以推介,需更多体育文化研究者投来关注的一瞥。   1少林禅武医释义   “禅宗”、“武术”和“医学”被誉为少林文化三宝,而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禅的地位则是毫无疑问的。武术和医学在禅的统领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禅武与禅医。我国体育学者总结为“武为禅体,医为武翼”。〔1〕然而,“全览少林寺的历史可知,一千五百年以来的禅学、武学、医学是在各守一行中分体传承的,清代以前根本没有三学相济的统一体系的正史记载,偶有三才兼备的高僧,也未见有其规范的理论体系和传承”。〔2〕   2003年赵国成,赵季曾,李国胜在《嵩山访禅记――禅宗祖庭少林寺禅武医揭秘》一书中,记述了嵩山三皇寨禅院之行后,第一次提出了少林禅武医合一的概念。   少林禅武医文化中,禅、武、医三位一体,本性合一,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援引支撑。禅为引导,武为根本,医为保障。强调三者兼修,高度合一。参禅直指内心,是在宁静空灵之中寻求与自然的融合贯通与自我体悟;习武旨在以体修行,尤其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来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在田间劳动时而悟出的一门上乘功法“心意把”更是练“心、意、气”的无上妙法;懂医意在养护身体。要求以禅修心,以武健体,以医养生。其基础理论包括病理、药理、养生、保健等,都是以“禅机”和“气机”为基础,强身先修心、修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正所谓 “以禅统武,以武明医,以医通禅”。 〔3〕也就是说少林禅武医不是禅宗、武术、医学的简单的叠加和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代禅武医法脉吴古轮师以下第四代传人、嵩山禅武医研究院院长、少林寺三皇寨禅院住持德建合一大法师认为禅武医三者的关系是“由武参禅,由武习医,而又以禅传武,以医通禅”。而且“练习少林功夫不仅仅是为了四肢发达,它主要教人们启迪智慧、净化身躯”。〔4〕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体育文化遗产来看待的话,少林禅武医最能体现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即讲求“整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追求内心的宁静,思索生命的意义与注重养生。   2少林禅武医的源起   少林禅武医远源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少林寺曹洞宗永化堂。永化堂的开山祖师为无言正道。在近代,传续中的海发、湛谟、寂勤(吴古轮)一系成为少林寺禅武医的重要传人。   清朝初年,朝廷虽禁止民间习武,但对少林寺僧习武并没有限制。但到清朝雍正时,由于少林寺僧的传武活动与民间秘密反清组织天地会(洪门)和白莲教有所牵涉,因而遭到压制。从此,少林寺逐渐步入衰落,致使禅宗祖庭一度凋敝,出现了“法堂草长,宗徒雨散”〔5〕的惨淡局面。《河东总督王士俊檄》中曾慨言道:“登封少林,乃系东土初祖道场,九年传冷坐之心,五叶启宗门之绪。法灵普覆,慧日光涵,缘自历代相沿,迄今实多颓圯”。〔6〕因而少林绝学的传承也只能秘密进行。   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满族大员完颜麟庆(1791-1846)代巡抚杨海梁祭祀中岳。农历3月25日,麟庆因闻少林武功名冠天下,遂让寺主僧组织武僧为之演武。寺主僧因忌清廷,麟庆又为满族大员,因此矢口否认寺僧练武。麟庆听后,以语宽慰之:“谕以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7〕于是,寺主僧挑选功夫高超的武僧在紧那罗殿前为麟庆进行表演。麟庆在看后赞道:“熊经鸟伸,果然矫捷”。〔8〕   其后,寺院主持恐因武僧们表演“少林拳法”而获加害,遂命参加演武的海发、湛谟及徒子徒孙等数人隐匿少林寺下院石沟寺。   湛谟弟子寂勤,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