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苦茶对运动小鼠的肝糖原和丙二醛的影响.doc
山苦茶对运动小鼠的肝糖原和丙二醛的影响
【摘 要】为探讨山苦茶提取物对运动小鼠肝糖原和醛二酮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和组。虫草组每天虫草混悬液灌胃,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将30只SD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通过游泳训练6周后,测定力竭后对照组和服药组小鼠的肝糖原(LG)、肌糖原(MG)肝(肌)糖原和丙二醛(MDA)的生化指标。 结果表明:山苦茶组肝糖原(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比对照组含量降低明显( P0.05) 。结论:说明山苦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效果, 能够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山苦茶;丙二醛;肝糖原;肌糖原;小鼠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68-01
山苦茶俗称为鹧鸪茶,系大戟科野生桐属,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及雷州半岛一带。有研究报道,其含有丰富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食等功效,人们习惯把叶子晒干后泡制成茶,具有浓郁的海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1]。慢性疲劳已成为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关于茶叶抗疲劳的已有报道表明绿茶、和普洱茶和乌龙茶等等,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2];本文以山苦茶作为原料,通过对运动小鼠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探讨山苦茶对其作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昆明种小鼠, 体重25~ 30g, 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实验组分笼饲养, 同时购买基础饲料,自由进食和饮水,经过1周适应期后进行实验。
1.2 实验材料 材料为海南野生类型山苦茶, 由海南省当地农民提供。山苦茶提取物的制备将天然植物海南野生山苦茶加水浸泡1小时,煮沸2 次 每次1 h, 过滤,合并滤液,乙醇沉淀,静置48 h,回收滤液中的乙醇,浓缩滤液,使得每毫升滤液含生药0.10 g[2]。
1.3 实验方法
1.3.1 绞股蓝提取物的制备将天然植物海南野生绞股蓝加水浸泡1 h, 煮沸2 次, 每次1 h, 过滤,合并滤液,乙醇沉淀,静置48 h,回收滤液中的乙醇,浓缩滤液,使得每毫升滤液含生药0.10 g[3]
1.3.2 动物的给药和分组 将实验小白鼠随机分成2组:运动训练对照组、运动训练山苦茶预处理组, 并按每笼15只分笼饲养。给药组采用灌胃法给药, 按生药1.5 g/kg.d 的剂量进行灌胃(根据实验动物学和中药药理学, 按照60kg 成人用量9.3 倍进行计算), 对照组灌胃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每天1次,连续6周。
1.3.3 训练方案训练组采用递增负荷式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每周游6 d,水温(31±1)℃,水深35cm。第1周每天游泳30 min,以后每周递加10min,至第6周游泳每天80min,第6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在处死前称重, 称重后进行最后1 次力竭性游泳, 记录游泳时间。力竭判断的标准为:当小鼠游至连续3 次没入水底,每次超过10 s,且放在平面上无法完成翻正反射视为力竭疲劳[4]。力竭运动后即刻处死。采用断头法采取血样后,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 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 MDA. 然后立即取出肝脏和骨骼肌组织,置于冰生理盐水中洗净血液,检测LG和MG。
1.3 测试指标
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 选择肝糖原(LG)、肌糖原(MG)肝(肌)糖原和丙二醛(MDA)的生化指标等作为测试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测试.。
1.3.1 肌( 肝) 糖原的测定 蒽酮比色法: 取出肝脏和骨骼肌组织, 用0.9%NaCl 溶液冲洗后, 再用滤纸吸干, 准确称取100g , 放入盛有3mL30% KOH 的试管中, 置沸水浴30min, 取出冷却后, 将其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 用水多次洗涤试管, 一并收入容量瓶, 加水至刻度, 摇匀待用。向样品管中加入1.0mL 去离子水, 空白管中加入2.0mL 去离子水, 标准管中加入2.0mL 标准葡萄糖液, 再向各试管中加入4.0mL 蒽酮比色液( 当日配制) , 摇匀, 置沸水浴10min, 冷却后在620nm 波长处测吸光值( A) , 空白管调零。
肌糖原含量( g/100g 肌肉) = ( A 样品管/A 标准管?标准葡萄糖含量(mg)/1000?稀释倍数?100?0.9
上式中, 标准葡萄糖含量为0.10mg ; 稀释倍数为100; 0.9 为此法测得的葡萄糖含量换算成糖原含量的系数。
1.3.2 血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分离血清, 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 测定血丙二醛含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2.0 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 所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