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高原地区两种血小板制品质量对比分析.doc
探讨高原地区两种血小板制品质量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在高原地区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血小板成分制品,即机采血小板与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血小板的质量有何不同,对患者提升血小板的功能有无差别。方法 采用机采血小板50人份,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50人份,中心质控科检测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评价血小板质量。结果 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为(2.50±0.08)×1011/L,白细胞混入量为(3.42±0.70)×108/L,红细胞混入量为(5.86±0.76)×109/L,细菌培养为阴性。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为(2.41±0.28)×1011/L,白细胞混入量为(1.85±0.62)×108/L,红细胞混入量为(6.13±0.58)×109/L,细菌培养为阴性。结论 机采或BC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制品,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BC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可以作为临床血小板的补充。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质量;对比
[中图分类号] R331.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87-02
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对血小板制品的需求正在稳步增加。血小板制品在救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凝血障碍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血小板成分制品的种类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为机采单人份血小板(SDPs),是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体内采集,其优点为纯度高、红细胞、白细胞污染少。但存在设备耗材贵、采集时间长、招募献血者困难,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增长。一类由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WBDPs),资源丰富、成本低,即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又能补充临床需求和危重患者抢救用血。探讨在我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制备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有无不同,我省地处高原平均海拔3 400~3 600之间,人的机体长期处于高原环境中,由于缺氧导致红细胞过度增生,血液粘滞度增加,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1]。这种在高原人群常见现象对血小板成分制品的制备、质量有无影响。现将该中心2014年3月以机采法和BC法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血小板制品共100人份,并对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血小板制品的质量分别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机采血小板献血员。年龄20~45周岁,男性体重≥50 ?,女性体重≥45 ?。符合国家标准《GB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2]。采血前 pt≥150×10\L,献血间隔时间?30 d,1周内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献血者每次只采集1个治疗量血小板,共采集50人份。
②街头固定采血点采集的符合国家标准。《GB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2]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全血(400 mL/50名),采血前1周内未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采血顺畅,无反复穿刺,常温保存和运输,8 h内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3],共制备50人份。
1.2 设备
MCS+血细胞分离机(美国输血技术公司)、 一次性封闭式采集成分血耗材(美国输血技术公司)、Cryofuge 6000i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美国)、 XHZ-IB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苏州医疗设备厂)。
1.3 方法
①采集前将合格献血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选择血小板采集程序,按MCS+血细胞分离机操作规程操作。
②将采集400 mL新鲜全血6~8 h内先重离心(1 970×g 22 ℃ 15分),分离出白膜层,再将白膜层轻离心(790×g 22 ℃ 10分)去除白细胞、红细胞,后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上层液,即为2u浓缩血小板。
1.4 血小板质量测定
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测定按血球计数仪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及配套试剂,对血小板制品进行检测计算,血小板数=血小板计数?L×稀释倍数×血小板容量(L),红细胞=红细胞计数?L×稀释倍数×血小板容量(L),白细胞=白细胞?L×血小板容量(L)。
血小板无菌试验 无菌条件下分别向血液细菌培养瓶中各接种10微升待测标本,置细菌培养仪37 ℃培养72 h,每日观察并记录结果。
1.5 统计方法
以Excel表格统计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算分析。
2 结果
两种血小板成分制品的质量对比情况,见表1。
随机采集机采血小板成分制品(SDPs)共50份,经22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水平振荡(60次/min)1 h后留样,送中心质控科监测并记录。最终测定为血小板平均含量为(2.50±0.08)×1011/L,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