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ocVIP

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oc

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 以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污灌区表层土壤中Cu、Pb、Zn、Cd、As和Hg等6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污染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大沟污灌区不同区域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差别较大,污灌区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背景值,污灌区表层土壤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累积。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CuAsZnPbHg,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2.5~13.2,均值为7.9,污灌区土壤受到重污染,作物受到的污染已相当严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污灌区表层土壤达到很强生态风险水平,Cu、Pb和Zn处于轻度的潜在生态风险,As和Hg处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而Cd则处于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关键词 污灌区;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甘肃白银;东大沟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15-03   污水灌溉曾被认为是缓解农业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可能会导致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并经过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或通过某些迁移进入地下水和大气,最终威胁其他动物甚至人类的健康[1]。由于长期污灌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小麦拔节后抽穗少、蔬菜易腐烂不耐贮藏等[2]。因此,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已成为全球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土壤淋洗、加入土壤改良剂使重金属固化或改变重金属形态、微生物与植物的生物修复等措施,可以减轻或清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但无论采取何种污染修复技术,都必须先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市辖区,水能资源充足。面积2.12万km2,人口180万人。白银地区矿产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矿产及硫磺、煤炭、石膏、石灰石、芒硝、氟石等非金属矿产。白银市几十年来粗放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加工,致使境内东大沟流域农田及周围生态环境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东大沟是白银市东市区工业区的一条排污沟,起源于白银公司露天矿,由北向南穿过白银市东市区,流经38 km于四龙口汇入黄河。沿途主要接纳了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东市区居民生活污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方式,东大沟沿线耕地用污水灌溉有很长的历史。因此,研究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采样区域与采样点分布。本次研究基于2007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中在东大沟污灌6个不同区域(分别标记为A、B、C、D、E、F)采集的表层土壤,采样深度为0~20 cm,共计50个,其中区域A有4个,区域B有10个,区域C有23个,区域D有3个,区域E有6个,区域F有4个,代表白银市东大沟污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采样定位见图1。   1.1.2 土样采集与处理方法。测量重金属的样品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等重量混匀后用四分法弃取,保留相当于风干土3 kg的土样记录装袋。采样结束后,采样小组填好样品流转单,同样品一起交样品管理员。采集的土壤样品放置于风干室的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 cm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2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风干后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用木棒再次压碎,细小已断的植物须根,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清除。混匀土样,过孔径2 mm的尼龙筛,去除2 mm以上的砂粒,大于2 mm的土团继续研磨、过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2份样品,一份装瓶备分析用,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过孔径0.15 mm的尼龙筛用于分析。   1.2 样品分析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中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使用Zeenit-7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Pb、Zn、Cd,使用AFS-930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As、Hg。所有测定均有空白样和质控样进行质量控制。   1.3 评价方法   污染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指数法,不同的评价方法侧重点不同。本次研究采用污染综合指数法、污染分担率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价,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灌区土壤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1.3.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