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组装过盈配合铜套内孔收缩量分析.docVIP

底板组装过盈配合铜套内孔收缩量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底板组装过盈配合铜套内孔收缩量分析.doc

底板组装过盈配合铜套内孔收缩量分析   摘 要 文章介绍了过盈配合常见的装配方法,探讨了压入铜套外径过盈量与内径收缩量的关系,从理论上计算出压入铜套的内孔收缩量,同时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简便地求出收缩量的办法。从而在机械零件设计时将此收缩量反映到铜套内孔尺寸公差上,使铜套压入机体后,实际尺寸符合轴与孔要求的动配合精度,既科学又经济合理。   关键词 过盈配合 收缩量 计算   中图分类号:TG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68   Calculate on Shrinkage of The Endoporus   of Copper Sleeve in Tight Fit   WANG Fujie, GONG Xiaobin, LIAO Ningning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Electrical Equipment Branch, Zhuzhou, Hunan 41200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assembly method of tight fit, explores into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copper interference with outside diameter shrinkage, calculated from the theory into the copper sleeve hole contraction, identify in practice how to easily find the shrinkage approach. This contraction in mechanical elements design, which will reflect on the inner hole size tolerance of copper, after the copper sleeve is pressed into the body, actual dimension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haft and hole fitting accuracy, both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sense.   Key words tight fit; amount of shrinkage; calculate   将铜套镶入孔座是机械装配常见的工序,铜套与孔座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进行装配时,通常采用人工锤击法,压力机压入法、冷装法、热装法等方法进行。因铜套与孔座为过盈配合,在压装力的作用下,铜套内孔会出现收缩,无法保证铜套与轴的动配合间隙。   1 问题的提出   底板组装中有两处 40H7孔,上述两处内孔中需镶入铜套,铜套装入后装入转轴,其中铜套与内孔之间为过盈配合,转轴与铜套内孔为间隙配合,以保证转轴能够灵活转动。但在铜套压入底板组装两 40H7孔中时,由于孔壁对铜套外径进行挤压,造成铜套内孔尺寸收缩,影响转轴在铜套内孔的动配合间隙,导致转轴卡滞,转动不灵活,影响产品性能。   2 问题分析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对铜套内孔预留加工余量,待铜套镶入后再进行镗削或刮研其内孔的方法来满足使用要求,但这种方法需二次装夹,存在定位误差,加之内孔余量较小,难以保证尺寸精度,且费时费力。   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将铜套外圆加工到尺寸,以经验方法估算出铜套内孔收缩量,在加工铜套内孔时,将铜套内孔的收缩量考虑在内,即将铜套的收缩量增加到内孔的公差中。但如何确定铜套内孔收缩量,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铜套收缩量在力学上涉及众多因素,可在实际生产中建立数学模型推算出铜套内孔的收缩量。   3 数学模型建立   以底板组装中的过盈配合为例,建立过盈配合下铜套内孔收缩量的数学模型。在建立铜套内孔收缩量时,根据塑性力学中体积不变原则建立数学模型,即认为铜套的横截面积在镶入孔座前、后是保持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设定如下参数:   假设:   -为铜套外径;    -铜套外径与孔座配合的过盈量;   -铜套内径;    -为铜套镶入孔座后内径的收缩量。   根据上所述假设参数,计算出铜套压入前内孔的截面积为:   = 1/4()   而铜套压入后,铜套内孔的截面积为:   =1/4[( )( )]   根据铜套压入前后面积相等   即 1/4()=1/4[( )( ) ]   简化后为    +2 2 = 0 (1)   解 ,得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