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一、缺O2和CO2潴留的发生机理 (一)通气不足 健康成人呼吸空气时,约需4L/min肺泡通气量才能保持有效O2和CO2通过血气屏障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通气不足,肺泡氧分压下降,CO2分压增加。 (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有下列二种情况 (1)V/Q>0.8 见于肺泡通气功能正常或增加,而肺血流量减少,造成死腔通气,如肺栓塞时。 (2)V/Q<0.8 见于肺泡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不足而肺血流正常,造成动--静脉样的分流效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四)氧耗量 氧耗量增加是呼吸功能不足时加重缺氧的原因之一,如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等使氧耗量增加,缺氧发生。 二、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PaO2↓ 急性:断O2 10~20s,抽搐、昏迷;4~5min不可逆损害。 逐渐缺氧:轻 PaO2 50~60mmHg 注意力、定向力、智力↓ 中 PaO2 40~50mmHg 恍惚、谵妄 重 PaO2 30mmHg 昏迷 20mmHg 数分钟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PaCO2↑ 轻:脑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 中:皮质下层刺激↑、皮质兴奋。 兴奋、烦燥不安 重:皮质抑制、CO2麻醉 CO2麻醉(肺性脑病)——Ⅱ型呼吸衰竭 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早期兴奋、失眠;晚期昏睡、昏迷 与低氧、高二氧化碳和酸中毒有关 酸碱电解质: PaO2↓ 代酸 ①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 1/4→钠泵功能障碍→K+出,Na+、H+进 ②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 (一)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 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 中枢性:潮式、间歇式、叹气样 周围性:表现为点头,提肩样呼吸 呼衰晚期可没有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昏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快→浅慢、潮式 临床表现 (二)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SaO290%,(还原血红蛋白≥50g/L — 发绀) 中央性发绀 — 由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 周围性发绀 — 末梢循环障碍 (三)精神神经症状 缺氧 急性:错乱、狂躁、抽搐、昏迷 慢性:智力、定向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兴奋、失眠、烦躁 → 抑制:淡漠、昏睡、昏迷 pH代偿:PaCO2100mmHg,可保持日常生活 pH7.3 急性:精神症状明显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道出血 基础疾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 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 Ⅰ型呼衰 :单纯PaO260mmHg Ⅱ型呼衰 :PaO260mmHg伴PaCO250mmHg 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在呼吸衰竭的诊断中,血液气体分析尤为重要,不仅对诊断,而且对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诊断标准 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缺氧、纠正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 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 治 疗 (一)建立通畅的气道 通畅气道 清除分泌物 解痉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咳痰 吸引、纤支镜 祛痰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原则:保证PaO260mmHg或SaO290%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吸氧浓度。 高浓度吸氧 给氧浓度 50% 低浓度吸氧 给氧浓度 35% FlO2=21+4×氧流量(L/min) (二)氧疗 1、Ⅰ型呼衰 V/Q失调、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 提高给氧浓度可纠正缺氧。 A-V样分流30%,FiO250%,不能纠正 2、Ⅱ型呼衰:通气功能障碍 原则:低浓度给氧 原因: a.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减低,靠低氧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刺激维持一定通气量 b.高浓度O2 → SaO2正常 → 肺上部血流灌注不足 →死腔容量/潮气量(VD/VT)↑→相对肺泡通气↓ 3、氧疗方法 鼻导管、鼻塞、面罩,提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级审计师测试题习题.docx VIP
-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doc VIP
-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2008级毕业设计启动会课程设计.ppt VIP
- 2025全科医生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小油滴不见了.pptx VIP
- 2024年隆昌市兴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