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总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docVIP

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总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总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 摘要: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青海3种特色植物沙棘(Hippohae rhamnoides)、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的根、茎、叶总多酚,并分析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及不同植物同一部位的总多酚。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叶总多酚含量最高;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均差异显著;不同植物同一部位除沙棘与青海云杉叶总多酚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差异显著。 关键词:沙棘(Hippohae rhamnoides);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总多酚;Folin-cicalteu比色法 中图分类号:Q946.82;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87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1.042 植物多酚因含有多个酚基团而得名,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植物体内多酚类物质是受生物(如病虫害、杂草等)和非生物胁迫(如紫外线、高光、低温、干旱等)诱导产生的,用以适应外界逆境环境[1],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多酚类物质可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抑菌、抗紫外线等方面[2-6]。 青海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紫外线较强,常年低温少雨,冬季严寒而干燥,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长沙棘(Hippohae rhamnoides)这种全身是宝的植物。关于沙棘体内次生代谢产物总黄酮的研究比较多[7-10],也有关于沙棘叶总多酚的报道[11,12],鲜见沙棘根茎叶总多酚含量比较的研究。除了沙棘,青海省还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这两种中国特有树种的主要分布区[13]。关于青海云杉的研究主要在青海云杉林的群落结构方面[14,15],对于祁连圆柏则侧重于其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16、17],鲜见涉及这3种植物根茎叶总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以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3种植物为材料,采用Folin-ci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并对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及不同植物同一部位的总多酚进行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3种试验材料均于2014年10月中旬采集自青海省大通县天然林(海拔283 8 m,101°37′28.7″E, 36°56′18.3″N)。成年植株的茎叶采集于主干离地面1.5 m处,根从靠近地表处刨出,洗净分装,带回实验室分析。 1.2 试剂及仪器 主要试剂:福林试剂,20% Na2CO3溶液,0.1 mg/mL没食子酸,2 g/L单宁酸溶液,8.0 g/L氨(NH3)溶液,3.5 g/L柠檬酸铁铵溶液(铁含量17%~20%),75%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主要仪器:BS110S型电子天平,CS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粉碎机,KQ-400DB型超声波清洗器,HYB2型回旋振荡器,离心机,往复式机械搅拌器,722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 1.3 测定分析方法 植物总多酚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具体步骤和分析参照文献[18]的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以没食子酸浓度c(单位为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建立校准曲线(图1),回归方程为A 127.57c-0.006 3,相关系数R2 0.999,在0~0.005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试验结果 稳定性试验显示,吸光度分别为0.162、0.160、0.159、0.156、0.157、0.155,RSD为0.01%,表明10 h 内溶液稳定性好。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吸光度分别为0.091、0.090、0.091、0.091、0.090、0.090,RSD为0.02%。重现性试验结果显示,吸光度为0.176、0.165、0.201、0.184、0.161、0.197、0.186、0.174、0.167、0.193,RSD为0.13%,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加样回收试验结果(表1)显示,回收率为99.31%~101.5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4%,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 2.3 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比较 沙棘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青海云杉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根、茎,祁连圆柏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表2);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3种植物的根茎叶总多酚含量差异显著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