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行星撞击的监测和防御.doc
小行星撞击的监测和防御
人类能否监测和防御那些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呢?
当地时间2月15日,一颗流星体坠落俄罗斯,在距离地面十几千米的高度爆炸解体,冲击波的巨大能量导致有超过1500人受伤,造成上千万美元的损失。美国宇航局估算,这颗小天体进入大气层时直径约为15米~17米,重7000吨~10000吨,在空中解体时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
在与俄罗斯陨石事件相隔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小行星2012 DA14从印尼上空擦过地球,高度距地球表面约2.7万千米,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以内,比很多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还近。2012 DA14尺度约为45米,假使撞上地球,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0倍。
其实,小行星2012 DA14早在一年前就被西班牙Mallorca天文台(OAM)的观测人员发现,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同等大小天体中,最靠近而没有落入地球的一次。2004年3月31日,2004 Fu162在距离地球只有6500千米处掠过,不过它只有6米大小,而且它是在掠过地球之前几个小时才被发现的,与2012DA14提前一年被发现不可同日而语。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
俄罗斯陨石的坠落与2012 DA14的迫近,再次提醒我们考虑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如果直径更大的2012 DA14撞击地球,它会给地球造成危险吗?
作为一个实例,我们可以重温一下著名的通古斯事件。1908年6月30日的早上,一个亮如太阳的火球划过西伯利亚的天空,最后在通古斯的上空爆炸了,60千米外的人都被冲击波击倒并能感到一阵热浪,大片的树林被碳化,800千米外的酒瓶因此而抖动。据估计,爆炸当量相当于1200万吨TNT。之后在欧亚大陆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色彩异常鲜艳的日落。不过,通古斯当地人烟稀少,因此可能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伤亡。
关于通古斯事件的原因,人们有一些不同的猜测。尽管这一事件中爆炸威力相当大,但人们并未在当地找到陨石。因此,1930年英国天文学家Whipple猜想,这是一颗彗星的核进入大气层,彗星主要成份是冰,因此爆炸后不会留下陨石。
然而,考虑到彗星击中地球的概率很低,人们现在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颗大约80米大小的小行星,当它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地球大气的摩擦使它迅速变热,其内部释放出大量气体导致压强增大,最后在空中发生爆炸,完全炸成了粉末,因而没有留下陨石。如果这样的爆炸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特别是城市上空发生,将会造成相当的破坏。
如果小行星能够穿透大气层而到达地面,造成的危险更大。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著名陨石坑,直径达1.2千米。根据著名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舒梅克的考证,这是大约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30米的铁陨石撞击形成的。
如果小行星更大一些,它甚至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灾难。上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和他父亲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在研究白垩纪和第三纪地层边界(KT边界)时发现,这一边界地层所包含的铱元素多得异常。由于铱的密度高且与铁亲和,地球上的铱大部分在地球刚刚形成时沉入地核,在地壳中铱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元素。在小行星中,铱的丰度高得多,因此他们推断,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他们的这一理论提出后,最初遭到多数古生物学家的反对,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是火山爆发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在印度发现的一个古火山遗址爆发时间大致相当)。但是,对KT边界中一些同位素丰度的进一步研究支持了小行星撞击理论而不是火山喷发理论。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又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chilcxulub陨击坑,这正是6500万年前一次撞击形成的。当时,墨西哥湾形成了高达百米的海啸,而撞击点的碎片则被抛到非常远的地方,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森林火灾。大量的粉尘遮天蔽日,挡住了阳光,造成地球温度骤降,最终导致了恐龙等大型陆生生物的灭绝。chilcxulub陨击坑被发现后,大部分学者接受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其中包括许多原来表示激烈反对的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
但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到底有多频繁呢?其实,从统计规律来看,小天体直径越大,撞击地球的频率就越低。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分析,直径4米的石质小天体,大约每1-3年撞击地球一次;直径7米的约4.6年一次;直径10米的约10.4年一次;直径15米的约27年一次;直径20米的约60年一次;直径50米的约764年一次;直径100米的约5200年一次;直径200米的约36000年一次;直径400米的约100000年一次;直径1000米的约440000年一次。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军方为探测导弹和核爆炸而发射的卫星以及大气声波探测器阵列探测到了许多比通古斯事件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