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人格心理

第三章 人格心理 第一节 人格心理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心理结构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人格的动力与心理特征系统 一、人格的动力系统 二、人格的心理特征系统 第三节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 一、人格与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理论 三、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推荐阅读书目: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版。 郑雪:《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集社,2001年版。 Burger著,陈会昌 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美)珀文著,周榕 等译:《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奥)阿德勒:《超越自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教学目标 了解:人格的内涵、主要影响因素及评鉴方法;人格及其健全完善的研究成果。 理解:人格的心理结构、基本特征,各子系统及主要因素与人格的关系,人格形成发展的理论。 运用:运用所学人格理论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对自身的人格健全与完善进行思考。 人格裂变的姑娘 一个人有17个名字、17种不同的装扮、17种不同的发式、17种不同的声调和面孔、17种不同的性格、17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怎样的感觉?“西碧尔.伊莎贝尔(1923年):一个性格干瘪的人;醒着的自我。”“维多利亚(1926年):小名维基;一个自信的、世故的而又动人的金发女郎;西碧尔众多自我的记忆痕迹。”佩吉(1926年):一位热心的、爱武断的、常常发脾气的小鬼,长着狮子鼻,留短发,一幅调皮的笑容。”还有“马西娅(1927):一位作家和画家;极易激动;脸呈盾形,长着灰色的眼睛和靠一边偏分的褐发。”“迈克(1928):西碧尔两个男性化身之一;一个木工和建筑工;长着深色皮肤、黑发、褐色的眼睛。”“西碧尔.安(1928年):无精打采,到了神经衰弱的地步;苍白,胆怯,长着灰金色头发,椭圆脸和直直的鼻子。”“鲁西(年份未明):是一个婴儿,一个未充分发育的自我。”“玛乔里(1928):安详、富有活力、很易发笑;一个逗乐的人;身材娇小,皮肤白,鼻子扁平。”最后,是“新的西碧尔(1965年):第17个自我;其余16位自我的混合物。”从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西碧尔17种人格中的每一个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面孔、发式和特殊独特的性格;其中既有“未发育的婴儿”,也有“其它16个自我的混合物”。既可以是一个“自信世故的金发女郎”,还可以是“易激动的画家和作家”或“无精打采,到了神经衰弱的地步;苍白,胆怯的西碧尔?安”,除了“婴儿和不同年龄的女人”,还可以是作为木工或建筑工的“男人化身”。她的多重人格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又相互矛盾。 第一节 人格心理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一)对人格的理解 定义: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黄希庭 美国的Jerry M.Burger:人格可以定义为,产生于个体内部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过程。(2004) 理解: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 “一贯的行为方式”常常被认为是个别差异。“一贯”是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方式都是连续性的和稳定的。这并不意味着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不会变化。 “内在的过程”说明是发生于人的个体内部的过程,包括影响我们行动和感受的所有情绪、动机认知的过程。正如黄希庭教授所说,“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 理解: “产生于个体内部的”,只能说是源于个人内部,并不是说,个体内部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过程不受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因素影响。 中文中的“人品”、“品格”等词与人格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指的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部分的人格,而非全部人格。 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不同,导致了对人格所做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个性”与“人格”在我国作为同义词使用,与“个性”来自对俄文ЛНЧНОСТЬ的翻译有关,但二者含义不同。一是个性侧重于人的个别差异,而人格则是对人的总的或本质的描述,除个别差异外,还包含了个性之外的诸多其他属性。二是个性是相对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用个性加以描述,但人格却专对人而言。 想一想: 是什么在控制我们的行为?是一个藏在我们体内的小人吗? (二)人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1.人格形成发展的遗传、生理基础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