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如何让学生习作富有情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摭谈如何让学生习作富有情韵.doc

摭谈如何让学生习作富有情韵   【摘要】感情感情,感先于情,情深于感。习作指导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综合提高的过程,亦为宣泄学生真情实感的渠道。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并在其中注入正确的理智因素,引导他们吐其所喜,发其所怒,吟其所哀,抒其所爱,斥其所憎,写出富有情韵的佳作。   【关键词】习作指导 真情实感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心理学家又说:人的情感尽管是一种主观体验,但它毕竟是某种客观的、现实的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且,情感体验内容的深度,又往往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各种现实关系的广度。因此,学生在习作中抒发感情,语文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具体而形象地揭示出客体是怎样引起他们的某些情感体验的。   本文所摭拾的三个习作指导案例所昭示的不仅如此,更旨在说明习作指导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综合提高的过程,亦为宣泄学生真情实感的渠道。   (一)“情动”而“言行”。文章是表达思想、表现感情的。刘勰说过,“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思想和感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想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既构成文章的内容,又指导着写作的方向。没有思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是,光有思想而没有表达这种思想的强烈感情,同样写不好、甚至写不出文章。在这里,感情不仅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而且还对写作行为执行着调节机能的作用,成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歌德说过:“对情境的生动情感加上把它表现出来的本领,这就形成诗人了。”   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不仅要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事物,而且要善于激起他们非说不可、一吐为快的感情。   常言道,“酒逢知已千杯少”。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熟悉感、亲切感,他就常常会感到有话可说。感情亲切,语言才会贴切,乃是生活之常理。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平素功课甚差,对习作更感头痛。有一次别的同学将他藏在课桌里的“金铃子”交给老师去“充公”,课后他痛哭了一场。老师见他这样喜爱“金铃子”,就指导他写一篇小习作《可爱的“金铃子”》。这位学生写起“金铃子”来,忽然落笔生辉:“金铃铃,金铃铃……那是谁在弹琴和唱歌?……你看,那小小的圆脑袋上伸着两根触须,扫来扫去,多威风啊!身体那样小,却长着四只脚,还有两条长长的后腿,屁股后面还拖着‘双枪’……”可见,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点拨,让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具有某种感情色彩的记忆映象复活,使习作的命题引起学生的亲切之情,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习作来。   (二)“为情”而“造文”。李贽说过:“且世之能文者,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这段话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所言之人、之事、之物、之理,如果有了强烈的爱憎,那么,一旦提笔写作,尽管“其初非有意于为文”,却也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位语文教师出了习作题目:“雪”。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立意“赞雪”:赞雪的洁白无暇,进而联想到人的纯洁的心灵。有名学生却思维求异、不同凡响,立意“贬雪”:揭露雪的虚伪――以其洁白的外衣来掩盖世间的污秽,且见不得阳光;揭露雪的穷凶极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揭露雪的残酷无情――雪压冰封,万木萧条;最后写自己“三九严寒何惧风雪”的顽强意志,他还激动地朗诵了陈毅元帅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位教师对该生独特的见解特别欣赏,如同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般高兴。他饱含激情,在他的习作本上奋笔疾书:观点正确,立意标新;富于创造,独辟蹊径;继续练笔,永远创新。教师又组织了朗诵会,让“赞雪篇”和“贬雪篇”都来朗诵。“贬雪”的学生读得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像在面对面地控诉和声讨敌人一样,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像暴风雪一样张牙舞爪、嚣张一时的丑类的满腔怒火和极端鄙视之情,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教师又特别表扬了“贬雪”的同学的标新立异精神,要求同学们都学习他勇于思考,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态度,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因之,语文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并在他们的感情中注入正确的理智因素,引导他们吐其所喜,发其所怒,吟其所哀,抒其所爱,斥其所憎。倘如此,则学生的习作可望更有文采矣。   (三)“情真”才“有韵”。学生习作,多喜抒情,尤其是写记叙文。有位学生小学毕业时写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