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 7 2 2 5 5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升压药用药顺序(参考) 麻黄素:10-30mg iv,如无效则 多巴胺:1-2mg iv,维持剂量2-10ug/kg/min 苯肾上腺素:0.05-0.1mg iv,维持剂量视血压而调整,通常为2-10ug/km/min 去甲肾上腺素:上述用药无效时可选用 升压药的使用目的 升压药的使用目的在于暂时维持心脏等重要脏器的灌注,治疗同时仍应积极补充容量,纠正酸中毒,封闭破裂的血管,在血压回升至正常以上时,即应逐渐减少升压药用量,直至撤除升压药,以免长时间使用升压药导致肾功能损害。 心动过速原因 主要原因为应激过度,麻醉中镇痛不足。其次为血容量严重不足,其它还有高体温等。心动过速可使心肌氧耗骤增,对已有心肌缺血者极为不利,必须立即控制。 心动过速的预防 诱导前后补充足够的液体负荷(建议成人第一小时内输入1000ml液体) 全麻中同时使用镇痛药物如N2O,芬太尼等 诱导前给予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柳胺苄心定1-3mg 心动过速的治疗 快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吸入麻醉药的吸入浓度,或静脉麻醉药的泵入速度 芬太尼0.1-0.2mg iv 维拉帕米1mg iv,反复用药至心率达控制水平,或柳胺苄心定1-3mg iv 如合并严重低血压,可用苯肾上腺素0.1mg iv 心动过缓的原因 原因:与麻醉药对心脏交感神经的抑制、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迷走反射、低血压引起的心脏低灌注 反射性心动过缓,如未能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成心搏停止。 心动过缓的预防 养成根据心率或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音之频率和音调,迅速判断出心率和氧饱和度实际数值的工作习惯。 通常监测仪的反应时间在30-60s,即心率数值需经一段时间的延迟才能显示,且稍有干扰即不能显示心率值。 应设定将脉搏值同时显示。 但最迅速的反应仍然是训练有素的麻醉医生的耳朵 心动过缓的防治 病人于进入手术室前注射阿托品的弊端较多,如口干、心悸、甚至引起高血压、心肌缺血等。 手术进行到容易引起迷走反射的操作前,如剖胸、剖腹后准备行胸、腹腔探查,牵拉肺门、胆囊、胃小弯、子宫、直肠前,备好阿托品,一旦心率开始变慢,即迅速给药 心动过缓的防治 对确系牵拉反射引起的心动过缓,应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嘱术者暂停手术。如已发生心搏停止,可嘱术者用拳在心前区迅速捶击3-4次,常可使自主心搏恢复 如已发生心搏停止,且经上述处理无效的,应在迅速人工按压心脏的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3mg,同时备好除颤起博器及其它抢救药品,施行进一步心肺复苏 室性心律失常 原因:原有心血管疾病;醉药对心脏起搏系统的抑制;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全身缺氧、高或低碳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通常偶发室性早搏并不致立即发生危险。 但应探究其发生原因,及时处理。 频发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应立即处理。 室颤-复苏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低钾者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插管操作所致心血管反应引起的心肌负荷过度 对术前有偶发或频发室性早搏者,可于诱导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 麻醉中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利多卡因1mg/kg,静脉注射 胺碘酮150mg,10min内注射,静脉滴注维持 严重频发室早以至室颤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电击除颤。通常以300焦耳(瓦/秒)行体外除颤 心搏停止 是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心搏停止未能及时发现,即造成病人死亡。虽经及时发现而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无效者,则可形成脑死亡、植物状态等。 心搏停止 预防: 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 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对每一例麻醉病人,麻醉者除应计划好麻醉方案外,应对生命体征设立相应的警戒、立即处理界限和紧急抢救界限。实践证明,多数心搏停止是由于监测手段不足,观察不仔细,麻醉者经验不足所致。只要认真严密观察,及时纠正各种非生理状态,是完全可以避免心搏停止的发生的 治疗: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神经系统并发症可按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继发于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且缺少有效监测手段,后果常很严重。外周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指外周神经损伤所致某一肢体功能的丧失或部分丧失。 脑损害的原因 本身因素: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糖尿病等 手术因素: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升主动脉瘤等手术,本身即可导致脑缺血、缺氧。其它手术如发生术中大出血,严重低灌注,也可引起脑损害 麻醉因素:主要与生命体征的控制是否平稳有关。如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严重高或低血压、以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