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课堂“问”出精彩.doc
让课堂“问”出精彩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的最基本手段。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勤思考,多分析,为优课堂而“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创造。
一、优化提问的氛围,“问”出学生的兴趣
课堂需要气氛,就像舞台需要灯光、音响一样。有时,我们为抽象枯燥的问题营造活跃、生动、有趣的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几何形体的体积的复习》时,我为问题营造了这样的氛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同学住进宽敞明亮的家,可是老师养的小金鱼却还住在狭小的旧房子里。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为小鱼迁新居。再为小鱼搬家的过程中会遇到有关几何形体体积的知识,就让我们边为小鱼搬家边整理知识吧。
师出示长方体鱼缸,请一位同学往里倒水后教师出示鱼缸的长和宽的数据。“现在请同学们估测一下,鱼缸里水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再让一位同学测量水的高度,全体同学一起计算,验证自己的估测是否准确。接着出示圆柱体的鱼缸并往里倒水,让学生测量数据再计算。……
为了让小鱼的家更美观,更舒适,我们给它装饰一下,放几块石头和水草,认真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水面升高了)“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水面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头和水草的体积),“你有办法求这些小鱼的体积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亢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很多学生还认识到今后计算不规则形体的体积就可以用这种办法。
这样以“鲜活状态”的知识,恰到好处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提问的契机,“问”出学生的思维
提问可以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任何时刻进行,但不同时刻的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提问存在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一节课提问的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问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要设计好,让提问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抓住学生的“愤悱之际”、“矛盾之时”把问题抛出,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积极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
例如,在一次借班上《圆的认识》时,当学生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后,为掌握圆的特征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的时机已成熟。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蕴含着丰富的规律,能不能动手试试,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当问题抛出时,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而大部分学生面露难色,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分析、分辨出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是问题的思维空间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予以调整预案,以提问的方式给予指导,于是,又给思维困难的学生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①圆的直径有多少条?②圆的半径约多少条?③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④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有什么关系?直径呢?根据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就发现了圆的半径与直径之间的规律。这时学生的探索欲望浓,学习兴趣高,教师应趁热打铁进一步挖掘,于是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刚才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再想想,圆还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很快又发现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特性等。
这样,教师能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以环环相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一步一步进入到思维的高潮,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出圆的特征,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激活了思维的火花。
三、把握提问的尺度,“问”出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掌握好问题的“度”。课堂提问的问题,深度、梯度、广度要适宜。问题过深,只有部分优等生参与,其余大部分学生不知所问,无法理解老师的问题更无从解答,从而变成了旁观者。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兴趣便会慢慢丧失,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问题过浅,那些优等生只能在课堂中消耗时间,其他学生也容易养成不加思考便报出答案的习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情,在课堂上提出深度、梯度、广度适中的问题,为层次不同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坚决杜绝优生活跃,差生兴致不高的课堂缺陷。
例如,特级教师俞正强在教授五年级《人民币》一课时,他作了如下设计:首先出示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接着依次提出了七个问题:①大家看到了什么?②请给这些人民币分类,讨论有几种分法?③在分类过程中是否有问题产生?④选一个问题,剖析为什么?⑤猜想若干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