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注】①此诗是李白晚年在永王李璘 唐玄宗的第十六子 幕府中的作品。赞颂永王率兵东征。②三川:黄河、洛河、伊河,比喻洛阳一带。③北虏: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永嘉:西晋怀帝的年号。永嘉五年,匈奴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大肆杀伤抢掠,中原人纷纷向南逃避。⑤但用:使用。⑥谢安石:东晋时代的谢安,字安石。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秦国君主率领百万大军从北方大举南侵。当时隐居在东山的谢安被任命为大都督,打败了敌人。⑦静胡沙:彻底打败敌人。 ★ 1 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混乱局面。李白参加永王幕 府后效力的情况。 或:李白赞颂永王东征,表明自己的雄心抱 负 2 有人称赞本诗构思精巧,抑扬有致。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两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 在衬托后两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 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 愈见其从容镇定、“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 三 评价观点态度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偶 成 萧立之 雨妬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 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 有人说这首诗的主题是斥责朱门大户只知享乐,不顾民生疾苦,你认为呢?结合最后两句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干已给出了作者的 态度,要求结合后两句分析说明。解题时,先判定是否,再抓 住最后两句中“城中岂识”“却恨悭晴”以及“农耕好”“放 纸鸢”等关键词语理解、分析。原句意思为“下雨了,城中的 人不懂得农家盼雨之情,只恨没有晴天,放不了风筝。”句中 “岂识”“却恨”形成对比,写出了人们对雨的不同态度,从 而突现了主题。 答案:同意这种说法。从诗的最后两句看,农人对雨急切盼 望,下雨了好去耕田;而城中富贵人家却恨老天吝啬晴天,耽 误了他们去放风筝。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比,斥责了那些只知 玩乐,不识农时,不顾民生疾苦的人。 一、高考题组 6. 2011·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 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1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及诗歌内容的理解。上片首句以 议论开篇,“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开篇即言江山多 更迭的兴亡之感,其悲慨已见,可谓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画线句子进行 赏析要注意首先分析句子的形式特点,再分析这种形式或手法 的表达效果以及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 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7. 2010·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 事 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 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