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3.2 分析综合课件.ppt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3.2 分析综合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2013版高中语文 3.2 分析综合课件

【解析】选B。A项随意引申,原文是“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建成世界城市;C项理解片面,通讯服务和交通体系只是硬件基础; D项因果颠倒。 (四)(2012·太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 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 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 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 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 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 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 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 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 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 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 趣。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 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 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 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 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 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从艺术上看,南 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观。荆浩、 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 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 然美的欲望。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 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 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用画 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然而宋代以后,由于诗歌创作总的水平 已无法和唐代相比,因而山水诗的成就也比唐代逊色。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特别是用五七言绝句的形式,集中地绘出一片风景,创造一个意境,常有近似图画的效果。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 ★1.下列对唐代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从外部环境上为诗人写作山水诗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B.许多诗人通过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漫游,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的培育。 C.唐代山水诗人摒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胸襟、气象、境界更加开阔。 D.唐代山水诗在思想内容上比南朝山水诗增加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解析】选C。选项说法与原文有悖。原文中说“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说明唐代山水诗并没有摒弃“隐逸风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创作视野的角度看,南朝的山水诗人没有机会领略广袤的中原风光,所以在创作上受到很大局限。 B.从艺术表现上看,唐代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不讲究外在形体上的描绘,而是致力于达到神似。 C.从诗人情感上看,唐代山水诗人比南朝山水诗人更加丰富,尤其是多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D.从山水诗发展上看,宋代的山水诗虽然不及唐代,但在表达技巧、创作意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解析】选B。原文说“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这不能说就不讲究外在形体的描绘,因为描写景物的诗是离不开对景物外在形体的描绘的,只是追求形似还是神似的问题罢了。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山水诗里洋溢着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与唐代的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B.南朝的山水诗虽然缺乏神韵,但没有这一时期的创作实践,很难说山水诗到唐代就臻于完美、纯熟。 C.作者认为,宋代山水诗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无法与唐代山水诗相比的原因,是宋代诗歌的总体创作水平不及唐代。 D.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是因为宋代山水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 【解析】选D。选项说法以偏赅全。说“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不妥,只是在技巧上有所创新。再者,“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的也不可能是全部的宋代山水诗人。 (一)(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