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迷你钢厂”为何受到瓦轴、大冶轴的青睐?.docVIP

这家“迷你钢厂”为何受到瓦轴、大冶轴的青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家“迷你钢厂”为何受到瓦轴、大冶轴的青睐?.doc

这家“迷你钢厂”为何受到瓦轴、大冶轴的青睐?   在当前一片萧条的钢铁行业,这家新成立的钢厂不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还与国内两大轴承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到底发现了怎样的商机?   徐霖伫立在窗前,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车间,沉默不语。他燃起一支烟,以试图掩饰内心略带兴奋的紧张。   这是2012年4月29日,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大山的宁静透着一股暖意。几个小时之后,在瓦房店群山环抱之中的得霖重工就要迎来第一次投产。凝聚着徐霖四年多心血的工程能否一次就投产成功?富有经验的生产副总和技术团队自信满满,但对于那些非技术部门的员工来说,他们和徐霖一样,害怕、担心、焦虑、兴奋、好奇等心情五味杂陈。   22点整,只听车间传出“隆隆”的声响,电炉的火光把每个人的脸庞照得透亮,人群中发出了小声的欢呼,投产成功!黑暗中突然窜出的彩色电弧搅动着略带沉闷的气氛,尽管这只是少数人的欢乐,但是不久之后,得霖重工成功投产的消息将会成为素有“轴承之都”之称的大连瓦房店地区的一条重要新闻。   一战成名   很快,检测报告就呈现在人们面前,得霖重工炼的第一炉特种钢就已超过国家标准,远远优于许多国内大型钢厂的冶炼质量!消息不胫而走。对优质特种钢有需求的几家轴承厂老板还特意派手下的人来得霖重工验证消息的真实性。   显然,徐霖很清楚客户要的到底是什么,尽管国内粗钢产量严重过剩,但是对于轴承厂而言,优质特种钢的需求仍然不小。尤其对于瓦房店大大小小600余家轴承企业而言,大型钢厂不愿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少量、高品质的轴承钢,导致一些轴承企业想生产高精密的轴承,只能花高价从国外进口原料,时间成本、运输成本的叠加不知拖累了多少企业!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得霖重工能否填补这一缺口?这是徐霖从决定涉入特钢市场的时候就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所看重的商业机会。但徐霖心里也清楚,在敏感时期投资钢厂,大环境和市场对钢铁产品的认识都是不利因素,如果在过硬的产品没有充分得到客户认可之前就盲目地开拓市场,那真的算是“逆风而上”了。尽管第一炉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徐霖仍按兵不动。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谨慎,四年的等待都熬过来了,哪急这一时?他在等待,等待产品质量稳定时再出手。   但是看似“守株待兔”的经营理念,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也超出了徐霖的预期。   没过几天,瓦轴董事长王路顺和大冶轴董事长周喜玉就相约而至,来看看和自己几乎一墙之隔的小兄弟。豪爽的周喜玉对得霖重工炼出的第一炉钢十分满意,当场就拍板决定:“我这个厂从来没用过小厂生产的钢材,但以后凡是能用得上你们生产的产品,我就用你们家的!”随后,瓦轴和大冶轴分别与得霖重工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看到两家龙头企业如此认可得霖重工的产品,当地30多家轴承企业蜂拥而至,都愿意和得霖重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2012年4月29日投产至今,订单额逐月上升,“开局形势不错!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料。”得霖重工的总顾问估计,截至2012年底订单额就能达到1.5亿元!   事实似乎已经证明徐霖四年前的坚持与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几乎很少有人能懂得徐霖这些年的所思所为。他曾在董事会上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企业要想走出经济危机这场大火的围困,必须‘火中生火’。我们所要生的‘火’就是生产特种钢的炉火!这炉火不但要点燃烧旺,还要释放出科技的热能。”   那么,得霖重工的这炉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呢?   逆风而上   “低谷起飞”、“顺势而为”是徐霖喜欢用来总结得霖重工发展历程的两个词。对于非钢铁行业出身的徐霖而言,除了瞄准目标市场之外,胆识、灵活的处事方式更是一个“门外汉”经营的关键。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徐霖在大连普兰店市的轴承厂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在其它轴承企业老板静待市场好转的时候,徐霖预感到经营不能停,停下来就是死亡。但守着轴承厂并不能带来什么转机,毕竟已经在精密轴承上奋斗了很多年。如何扭转困局?经过反复对市场进行调研,徐霖决定围绕拉长瓦房店地区轴承产业链条、满足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需求做文章。瓦房店地区的轴承生产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如果利用收购的废钢冶炼轴承钢、合金工具钢等特种钢,然后经过锻造车间再生产特种钢锻件、锻材,这样,不仅可以给瓦房店众多的轴承企业提供配套使用的原料,也可为大连及国内装备制造业提供大型铸钢件、钢锭和锻材。同时,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废钢又可以反馈回来作原料,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具有“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特色。思路清晰之后,一个准备筹建特钢厂的方案在徐霖的腹中开始孕育。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此时,正值大连金泰特殊钢有限公司歇业,欲将全部特钢生产设备及经营权出让。虽然该厂的设备已陈旧,不可利用,但经营权是可贵的。于是徐霖决定买下他们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