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中国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俗共赏中国莲.doc

雅俗共赏中国莲 【摘 要】莲,其花与叶富有装饰性;莲子、莲藕可食且滋补身体;出淤泥而不染,如高洁之性情。具有如此多优点的莲花,自然为中国人所深深喜爱。在几千年的光阴中,中国人将“莲”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进行充分挖掘,形成了层次丰富的“中国莲文化”审美。 【关键词】中国莲;多重意味;审美 1 中国莲之探源 千年来,莲花及莲花的图式广泛出现在中国的文学、美术乃至百姓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之爱莲由来已久。“中国莲”文化中的“莲”实际上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荷”,古时也称芙蕖、菡萏、芙蓉、玉环等。(睡莲与荷从植物学角度来说虽然属同科,但睡莲的茎不伸出水面,且睡莲既无莲子,也无藕。因此睡莲虽也称为“莲”却缺乏中国莲“花果共生”,华而有实的美德,故不在“中国莲”的描述范围之中。)汉初时的《尔雅》中即有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中薏。”历史上也有人将荷叶、藕、或莲子称作“荷”的。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莲”与“荷”的叫法常混用,但绝大多数都指的是荷花,尤其是在古代。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之“莲”其实指的就是“荷”;至今在我国有些地区还在延续的盂兰盆节(佛教节日)放河灯活动,有的地区将河灯称作“荷花灯”,有些地区称作“莲花灯”。 关于中国莲的由来,最初的观点是:古中国并没有莲与荷,后来的莲荷及与莲荷有关的装饰形式都是与佛教一起由印度传入我国。不过,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考古学也为中国早有荷花提出佐证:1972在现存河南郑州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粒碳化莲子,经碳元素测定确认,其距今己有5000多年的历史;1981年在湖南石门的商代遗址中也发掘了出碳化莲子,距今3500年左右。《周书》中也有记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说明我国早在奴隶制社会――印度佛教尚未传入我国之前――早已有莲荷,且国人已经知道莲藕的食用价值。 莲荷在装饰应用方面可考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一件距今约7000年的夹炭黑陶盖,其上以线刻装饰着形似莲纹的重瓣图案,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植物装饰纹样。周代流传至今的陶器与青铜器中更是广泛使用莲瓣的形式做口缘或顶盖的装饰。制作于春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莲鹤方壶,其盖上就饰以两层莲瓣,中间立一只仙鹤,另有龙形双耳,腹部饰蟠龙纹,四角各攀附有一立体小兽。整体造型优美,纹饰精细,集清新的自然神韵与凝重的青铜之美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东汉末佛教传入中国,莲荷因为其在佛教中的特殊寓意被赋予新的含义,除了原有的载体,还被广泛应用在与佛教有关的装饰艺术与造窟艺术中。及至唐代,佛教得到了皇家的推崇,还诞生了以莲为轮廓特征的宝相花。 2 中国莲的多重意义 莲生于水中,吟风吐露,清新脱俗;姿态婷婷袅袅,绿叶粉花相映成趣;上生莲子,下结莲藕。其不仅外形优美富有装饰感,内涵也十分丰富。因此,自远古至今,从民间到官方,从布衣到文人都对莲荷亲睐有加,对其内涵进行不断发掘,共同塑造出了“中国莲”层次丰富的美学意味。 2.1 象征――女性优美 早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叙:山有扶苏,湿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湿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出自《诗经?国风》之《山有扶苏》)将山上的扶苏比作男性,将水生的荷花比作女性。荷花因其植物属性与生长环境被当做女性的象征由来已久。“花”所包含的女性意味,荷花的婷婷袅袅如女性柔美的之姿,生于水的“阴性”属性,结实多子的母性属性都使其成为对女性内在(妇德)外在(妇容)美的完美象征。乐府诗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即以莲为女性的象征,以“采莲”暗喻情爱。 2.2 比拟――君子之高洁 中国文人以植物抒发情怀自屈原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芙蓉即荷花――也就是文中的中国莲的花冠)。可见早在《离骚》中,中国莲就已经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了。朝代的兴废更迭中,士人在道家的“出世”哲学与儒家的“入世”哲学中迷惘徘徊,二者中是否可以求得两全之策?一个“入世”之人――宋代理学代表周敦颐,以《爱莲说》给出了答案:君子即便入世,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纵然世间浑噩,君子依旧可以“亭亭净植,不蔓不枝”。于是,周敦颐的莲似乎比陶渊明的菊塑造出一种更加全面的君子姿态。 2.3 寓意――多子之寓 因常见的被子植物都是春华秋实,先开花后结果,远古人类在对自然的观察的基础上创造出“花生人”的植物生殖崇拜。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将军崖岩画中就有对“花生人”这一说法的反映,而蒙古族的神话也有关于花儿生人的描绘。直到今天壮族妇女还会将原野的花朵采回家来插在床头以示崇敬,怀孕妇女崇拜花朵以求生育。荷花,花果共生,花瓣层叠似女阴,花中有莲蓬,一蓬多子,因此我国民间也素来将莲荷作为生殖能力的象征。从面塑、泥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