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豆主粮化之途.doc
土豆主粮化之途
除了要解决饮食习惯等问题,育种、科研等也是马铃薯可以成为中国主粮作物一员的前提条件
2015年7月,一种看起来颜色略黄、与传统小麦馒头没有太大差异的新型馒头,开始在北京的200多家超市面世开卖。
令消费者感到新奇并尝鲜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种馒头的制作原料并非小麦,而是自从400多年前由中美洲传入后,一直不被中国人当作“干粮”的土豆,即马铃薯。
这是中国对外公布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后面世的首个产品。按照这一发展战略,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后,马铃薯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并形成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此之前,虽然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生产及消费总量第一大国。但就平均水平而言,仍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
受制于此,要将马铃薯变为主粮,中国必须要找到途径将其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并克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等一系列挑战。 “绿色增产”关键
按照中国近年来的粮食统计方式,马铃薯其实一直按5斤折算1斤的比例,被纳入到粮食总产当中。
承担主粮责任,却不享受其在种植面积及科研上的优先权,是中国马铃薯生产多年未变的“待遇”。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一位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解析:农业部近两年来加速推进土豆主粮化,主要有三点原因:顺应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的需求;顺应城乡居民生活快节奏新变化;顺应结构优化和资源开发需要。
马铃薯自身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如果直接食用,亦是快捷方便。但不少相关人士指出:这些因素多年其实未变。国家之所以近期开始力推马铃薯主粮化,市场倒逼和粮食增产方式转变,应为根本原因。
一方面,“伴随粮食进口量连年递增,马铃薯的进口量近年来也是连年增高。这迫使有关决策层警觉:‘连土豆都要进口吗?’由此探索出可能的解决之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
另一方面,为适应新形势下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调整,在其他主粮的增产幅度及空间均相对有限的前提下,马铃薯尚未被开发的一系列独特优势,则逐渐被重视起来。
从产量角度看,按照目前平均亩产1吨计算,中国马铃薯产量大约为8000万吨左右,折合全粉约1600万吨,相当于全国夏粮总量的六分之一。而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马铃薯产量最高亩产可达8吨。未来中国可以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种植到1.5亿亩,并通过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将亩产提高到2吨。
如此一来,中国马铃薯总量可增加2亿吨,大约等于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新增了一季夏粮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因中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这种粮食增产中,“拼资源、投入品和生态环境”的传统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亦是政策设计的主旨之一。
所以,在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中,就包含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行动、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十二项粮食增产任务。按照规划,在若干马铃薯优势产区及潜力产区,2020年时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覆盖率将达到50%,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实现零增长。
马铃薯之所以符合上述“绿色增产”的相关要求,与其在生产中节地、节肥、省药效果好,且相对节水的特质有关。在中国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它将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
从节水角度来看,按照农业部相关数据:马铃薯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2014年农业部在河北衡水组织的试验显示:马铃薯适合地下水漏斗区、干旱地区种植,相比较玉米、小麦,产量高且更省水。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的产量。
作为耐旱、耐低温、耐盐碱同时生长期短并高产的作物,马铃薯的另一个明显优点,是其种植省工。
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用工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农业生产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什么省事就种什么、怎么省事就怎么种”是从南到北无可避免的通病。
“随着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土地不荒,往往是粮食种下就不管了,如果马铃薯能做到省事且高产,意义颇大。”衡水市农牧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称。 推广待闯关
马铃薯要成为中国的第四主粮,将面临从生产到消费等全产业链上的一系列挑战:在此之前,因为马铃薯一直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源隔离器;-;mcr-1clp-i-i-00;-;2814016.pdf VIP
- 广东开放大学学习指引(开放教育学习指引)题目及答案.docx
- 办事处食堂改造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pdf VIP
- 可靠性鉴定考试试题库.doc VIP
- 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2025秋新版本)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pdf
- 《GBT20002.2-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太湖县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