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唐代美术
轻启眼眸,流转千年,愿选择寂静绽放——唐三彩,工艺美术的瑰宝
它一直寂静着,沉默欢喜或悲伤…一直只有在古典书籍中才能寻觅到它的身影,曾经的轰动和追捧,让它选择了寂静千年…唐三彩作为盛行于唐代的一种彩色铅釉陶器,造型生动、装饰新颖、工艺精湛和釉色鲜艳,占据中国古陶瓷史与美术雕塑史光辉的一页。
让我们按着历史的脚步,一步步探寻唐三彩的轨迹…
唐朝——美艳岁月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统一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兴盛,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各种民族相互融合,文化艺术群芳争艳。国力强盛促使工艺美术各方面的蓬勃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唐三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统治阶级生活走向奢侈和豪华。这种追求奢华、讲究排场的生活方式,也集中反映于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在随葬品的使用方面。在唐代东西两京的西安、洛阳一带,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庶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随葬。唐三彩当时作为一种明器,曾经被朝廷按照官职等级不同,规定随葬数量多少和体积大小,实际上很难得以
遵照执行。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有关典章制度,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数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不例外,上行下效,整个社会厚葬之风日盛行。唐三彩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开创一个新纪元。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也是两色釉并用。唐三彩成熟于唐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已烧制出绿、褐、黄等单色釉陶与瓷器,而且出现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北朝时期,尽管也出现黄绿彩釉陶瓷,其复色挂釉方法已接近三彩工艺,被视为唐三彩的萌芽或前身,然而它毕竟还不是三彩。唐代,多色彩釉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得到成功运用,为以后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基本色调的基础上,唐代工匠们成功地配制出浅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缤纷色彩,用铅作釉的溶剂,同时利用铅釉在烧制过程中流动性强的特点,将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更加色彩斑斓,美艳无比,便制成蜚声中外的唐三彩。古代是以“三”为多,不一定都是三种颜色,有的器物或俑像只具有上述颜色中的一彩或两彩,有的则具三彩甚至多彩,但由于大多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加上三彩即多彩之意,人们习惯将其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名称,在古代文献中不见记载,直至20世纪初才被大量发现和真正认识。
轻启眼眸——面世的时刻
唐三彩的面世让人嘘唏,曾经的显贵,沉寂千年后,被世俗普遍的价值感所嗤之以鼻,任人欺凌,随手的丢弃,摔坏了千年柔美的身段…
邙山,这条横亘在洛阳北部的低矮山脉,东西绵延100多公里,这里水深土厚,黄土层深达一二百米。山南有伊水、洛水自西向东贯穿洛阳。古人死后崇尚入土为安,对墓地的选择极为讲究,最好的墓葬地形为“蹬山枕河”,邙山正中此意,因此上成了逝者入土的风水宝地。历代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甚至贩夫走卒,都将邙山作为自己长眠的理想所在。洛阳俗语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又有“邙山无卧牛之地”之说,可见邙山墓葬之多。唐王建诗云“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日峨峨。
读这样的诗句心情是沉重的,但只有这样沉重的心情才能迎合唐三彩最初的出土面世,只不过伴随它的,不是辚辚的车声和低沉的挽歌,而是镐锨的纷乱的和人声的嘈杂。
清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也就是今天陇海铁路,路基开挖到洛阳北邙山的时候,随着工人的镐挖锨翻,一座座古代墓葬遇路而破,一件件随葬文物重见天日。慕葬里的宝器是惹人眼红的,引得大批的盗墓者和古董商人蜂拥而来,这中间发生过多少起你争我抢的恶斗,演绎出多少贪婪和邪恶的故事,现在已无法一一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此以后,那些以往长眠地下,寂寞但又安静地享受着岁月流逝的妄者和他们的随葬爱物,再无宁日。金器、银器、玉器、掘墓者的最爱,至于那些或人或物或器皿造型的上了釉的陶瓷,虽然花花绿绿,但引不起人的兴趣,又因为是随葬的冥器,掘墓者更对它嗤之以鼻,唯恐挨上沾上晦气。于是,掘墓者在寻找其他宝物的过程中,或无意,或故意地将它扔在一边,将它踢碎,打烂。现在想来,当初那些对唐三彩不屑一顾的掘墓者,在后来得知他们扔掉的,他们踢碎打烂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时,会不会后悔得只想一头撞死。
云集洛阳的古董商人也闻讯而至,他们也摸不清这花花绿绿的东西到底是啥玩意儿,但毕竟是古墓里出来的东西 ,有那么多的珍宝奇物相伴,估计也不会是多坏的东西,扔了,是有点可惜。他们拿上那些侥幸未被打碎的陶瓷,再把地上的碎片归拢归拢,包起来,带到了北京的古玩市场。初到北京的釉陶也是不被重视的,它被摆在古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中外广告史复习资料.doc
- 教育教学中国政治制度史.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库.doc
- 教育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增深中斯友谊创建和谐施工环境.docx
- 教育教学3000文学知识.docx
- 教育教学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练习.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查专用封面.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2.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