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泄密的种常见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办公设备泄密的种常见路径

一、办公设备泄密的几种常见路径   1.打印机——老掉牙的办公设备,但也是泄密的罪魁祸首   即使是激光打印机,也有10秒以上的延迟,如果你不守在旁边,第一个看到文件的人可能就不是你了。大部分的现代化公司都使用公用的打印机,并且将打印机、复印机等器材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于是,部门之间的机密文件就正式从设备室开始,在其他部门传播。当部门之间没有秘密,公司也就没有秘密了。  提醒:守住你的打印机,如果你要上厕所,那么不要用统筹法在上厕所前按下打印键,节约的只是数十秒,丢掉的可能是更多。  2.打印纸背面——好习惯换取的大损失  节约用纸是很多公司的好习惯,员工往往会以使用背面打印纸为荣。其实,如果我们中的某位有心人将“废纸”收集在一起,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知道董事会的决议、办公会的决定。既详细又准确,活脱脱一幅呈阅领导过目的文件。提醒:重要文档不要戴着节约的帽子,就顺手纳入到废物利用的行列!  3.电脑易手——了解新公司最好的渠道  几乎所有的白领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自己新到一家公司工作,在前任的电脑里漫游是了解新公司最好的渠道。在一种近似“窥探”的状态下,从公司以往的客户记录、奖惩制度、甚至前任的辞呈,很多事情“尽收眼底”。一切历史机密,统统泄露!提醒:电脑部的管理人员(如果公司太小,那么就劳驾老板)将工作资料清空再格式,小心驶得万年船,况且这只是举手之劳。  4.共享——做好文件再通知窃取者  这样的事情肯定您都做过:将文件放在电脑共享后,大喊一声“文件在共享,自己取”,对方应答后乐颠颠地拷出。没错,是好方法,但你共享后,你记住删除了吗?对方删除了吗?问100个人,大概90个人不敢说自己都删除了,事情一多,谁记得这个?提醒:要么不用共享,要用的话,记住删除你的共享文件,或者提示一声“拷完就删”。  5.新进培训——无所保留只会有所失望  新员工进入公司,大部分的企业会对新员工坦诚相见。从第一天开始,以“更快融入团队”的名义,新员工就开始接触公司除财务以外所有的作业部门,从公司战略到正在采取的战术方法,从公司的核心客户到关键技术。但事实上,总有超过1/5的员工会在入职3个月以后离开公司。你的竞争对手了解你,只因为你举办的一次招聘会。  提醒:培训是好事,但对新员工而言,重要的是基础培训,而不是一切信息告知。  6.传真机——错过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传真永远不及时,尤其是使用公用的传真机,你往往望眼欲穿也可能错过传真。你一定要求过对方重新发送,同时,你肯定也错拿过别人甚至领导的重要传真。而这些最重要的信息自然也可能通过这个渠道流落出去。  提醒:传真机一旦公用,就意味着你应该小心“信息失真”,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专人负责,如果没有专人,那么不妨做个守株待兔的“农夫”。  7.公用设备——不等于公用信息  人们经常公用U盘、软盘或手提电脑。如果“有心人”把U盘借给公司的财务用,在对方归还的时候就有可能轻易获得本月的公司损益表和税收明细。商业竞争对手完全可以把你的家底摸清,甚至会向税务部门举报你的偷税漏税。  提醒:部门内通用的设备要设定权限,每次使用公用设备前一定要做好清除工作,这样也是对自己使用公用设备的一种负责。  8.光盘刻录——资料在备份过程中流失  如果想要拿走公司的资料,最好的办法是申请光盘备份,把文件做成特定的格式,交给网络管理员备份,然后声称不能正常打开,要求重新备份,大多情况下,留在光驱里的“废盘”就可以在下班后大大方方带出公司。  提醒:光盘备份要谨慎,严格控制,网络管理员要亲自负责监管,为了保证其细心负责,监管工作要纳入到日常工作考核。  9.会议记录——被忽视的黄金  秘书往往把会议记录看得很平常,他们不知道一次高层的会议记录对于竞争对手意味着什么。公司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把会议记录当成废纸丢来丢去,任由公司最新的战略信息在企业的任何角落出现。  提醒:秘书没有安全意识,起码职业能力应该值得拷问,赶紧给你的秘书打招呼,下次别把你的会议记录拿去画卡通了。  10.客户—你的机密可能变成客户酒后佐证知识渊博的可怜证据  一些客户喜欢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现在又流行理论结合实践,于是在一时尽兴之下,你的一些本应天知地知的机密在各种论坛、各种采访、各种应酬中频频曝光。  提醒: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人都是圣人,但我们也无法大度地笑看自己的隐私和公司机密一再被外人点评议论,所以,再好的客户也要“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问的对方问了也不要说”。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让客户接触知道公司机密,那么再好的朋友也还是请他签署一份规范公证的保密协议书;靠一份厚厚的协议书和违规条款,足以经常提醒他要恪守职业道德。 ??11.入职后一星期——新人的学习期  新人在第一个星期里收集的资料是平时的5倍,他为了熟悉公司,时刻处在疯狂

文档评论(0)

gix4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