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方言活水 轻松高效纠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入方言活水 轻松高效纠错.doc

引入方言活水 轻松高效纠错 摘 要:汉语中同音字占到80%这一客观事实使得学生在名句名篇默写中极易出现别字现象,因此纠错便成为一种耗时费力且不见成效的常态。为改变此种窘况,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要求学生利用广府方言来辅助默写纠错,这一举措不仅让广大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最终实现“提高名句名篇默写得分率,做好高考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备考工作”这一目标,而且对“提高现代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默写纠错 广府方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67-03 作者简介:张娟(1981―),女 ,河南开封人,文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一、引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时一般不存在艰深、难写的字句,难度较小,属于送分题型。然而在每年高考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却因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而严重失分,令人惋惜不已。很多学生抱怨,备考时背了很多遍,到了考场往往只记得读音,不由自主地写了别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考生记其音而混其形,又如何才能使考生减少失误,提高默写得分呢?本文试从原因和干预措施角度进行分析。 二、近五年默写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2008~2012年广东省考试院公布的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高考数据。 从近五年高考所反映的得分数据来看,高考平均分在4分左右,就难度而言,默写得分显得不尽如人意。 三、默写失分原因分析 (一)表层原因 笔者以近五年的高考默写真题为材料,对失分原因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据此,我们可以推论:“补写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是“音同义同(音近义近)字的混用”和“形近字的混用”。具体表现如下: 1.音同义同(音近义近)字的混用 (1)醉里挑灯看箭,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2008广东卷)(“看箭”应为“看剑”)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桅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苏轼《赤壁赋》,2008广东卷)(“桅”应为“苇”,“倾”应为“顷”)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010广东卷)(“做”应为“作”)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2010广东卷)(“携”应为“挟”) (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重相识!(白居易《琵琶行》,2011广东卷)(“重”应为“曾”)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011广东卷)(“雁”应为“燕”) 2.形似字的混用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叟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2009广东卷)(“叟”应为“臾”)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僦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2010广东卷)(“僦”应为“蹴”) (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签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2011广东卷)(“签”应为“鉴”)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具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2广东卷)(“批”应为“庇”,“具”应为“俱”) (二)深层原因 究根结底,默写当中的诸多失误与汉字自身的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上古时期汉字的读音,塞音声母有四套[t]、[t‘]、[d]、[d‘],既有清浊之分,又有送气不送气之分;还有一些复辅音声母,如:[gl]、[kl]、[bl]、[pl];辅音韵尾有:[m]、[n]、[ng]、[p]、[t]、[k]、[b]、[d]、[g],但是声调并没有形成。到了中古时期,复辅音声母分化为单辅音声母,浊辅音塞音声母开始消失,[b]、[d]、[g]这些浊辅音韵尾也逐渐失落,而声调却发展起来了,有了平上去入四声,入声字均以[p]、[t]、[k]这些清辅音为韵尾。 在普通话中,除了[m]、[n]、[l]、[r]几个声母外,浊辅音声母都消失了。辅音韵尾除了[n]、[ng]之外,全部失去了。入声不存在了,平声则分为阴阳两个声调。 汉字读音的这种变化,总的倾向是音节中辅音逐渐减少,并引起音节的合并简化。由于辅音的合并和失落,使原来不同音的字变为同音字。目前,普通话中,同音字已经占到80%。同音字的大量增多,除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难以区分,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四、借力广府方言,辅助默写纠错 (一)可行性分析 笔者所在的顺德地区,隶属广府方言区,广府方言在日常交际当中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广府方言是汉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